各书院团委、儋州团工委、学生组织: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走进社会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现决定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对象
各高校青年大学生
三、活动时间
社会实践时间推进计划为:6月中旬,组织动员及项目申报;6月下旬,组织项目备案及重点项目遴选;6月至8月,全面推进社会实践实施阶段;9月至11月,开展实践成果的申报、评审及总结通报。
四、实践内容
(一)重点项目:各书院团委和相关单位各实践队围绕红色精神传承、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科技普及、基层治理观察、健康中国建设等开展实践。
1.理论普及宣讲团
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生产企业等,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开展宣讲报告、学习座谈、调查研究、政策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普及宣传活动。
2.发展成就观察团
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分享活动,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通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以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等方式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3.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团
走进乡村、园区、先行区等地开展治理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等调查研究,挖掘当地自然、文化、农业、旅游等经济发展资源,以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文案设计、宣传推广等方式为产业、产品赋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开展科技兴农、经济兴农、文化兴农、法治兴农、信息兴农、科普兴农、健康兴农、教育兴农等志愿服务活动。
4.科技强国青年观察团
以“寻访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中青年贡献”为主要目标,以“行业走访、校友寻访、专题调研”为主要方式,着力发现一批在攻破“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领域当中,青年贡献度高的项目、行业认可度高的青年和教育影响力大的故事,从而探索归纳出一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规律性问题,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理想信念。
5.推普助兴实践团
聚焦中西部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较弱的学前儿童、青少年学生、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留守妇女和老人等开展实情调查、送教下乡、技能培训、科学普及等,服务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6.科技普及实践团
按照校团委《关于开展大学生基层科普行活动的通知》(海大团〔2023〕34号)文件要求,聚焦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广泛开展绿色科考、生态宣讲和河流深滩、粮食节约等环保行动;开展医疗现状调研、卫生政策宣讲、康复知识普及、急救技能培训、云端问诊治疗和中医药传承实践等活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开展自我防疫、法律知识、防灾减灾等主题的科普知识宣传;开展儿童生态、乡野课堂,以科学小实验、科普宣讲小课堂、儿童手绘涂卡为载体,与青少年近距离对话,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种下科学的种子。把所学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努力在科技为民、科普惠民、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作用。
7.护苗行动实践团
以关心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社区、乡村开展各类弱势青少年群体状况调查、青少年权益维护、青少年就业帮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
8.党史学习教育团
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深化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9.民族团结实践团
组织内地西藏籍、新疆籍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内地学生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看海南”专项:海南大学青年学子向全国青年大学生发出邀请,以社会调研、参与基层治理、沉浸式体验、志愿服务、团队共建、文体活动、青年典型事迹推广、产品推介等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带领全国青年一起走进海南、了解海南、融入海南,让全国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与魅力,让海南成为更多年轻人愿意成就梦想的沃土。
1.海南自贸港现代化治理观察
学校团委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校地协同,拓展更多大学生暑期政务见习岗位,结合地方需要,科学组建本硕博贯通、高低年级混合、学科类型交叉的政务见习团,引导学生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在参与基层治理中感受“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治理经验,以此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体悟。(琼海市、万宁市岗位招聘情况详见附件6,其他市县港外后续以补充通知形式下发)
2.海南自贸港地方经济发展调研
在海南各市县、乡村、园区、先行区等地开展治理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等调查研究,挖掘当地自然、文化、农业、旅游等经济发展资源,以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文案设计、宣传推广等方式为产业、产品赋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3.海南生态文明建设调研
前往海南各生态文明市、村镇及美丽乡村等生态示范区示范点开展实践调研,体验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总结可持续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经验,形成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
4.海南自贸港发展成就观察
支持学生深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社区、乡村看振兴、走进基层一线看发展,以绘画、照片、短视频、纪录片、作品文集等形式对海南自贸港发展进行记录,作品要充分体现美学设计、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特色,可结合红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主题进行创作,和谐融入乡村自然和人居环境。
5.青年与自贸港的故事
以自贸港创业青年、新闯海人、引进人才等为主体通过人物访谈、纪实拍摄、人物传记等方式讲述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奋斗的青年,从青年奋斗者的视角讲述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故事,反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
6.自贸港反“套代购”志愿宣讲团
重点宣传反“套代购”知识,加强人们反“套代购”意识,维护自贸港生态安全。
7.文化艺术服务实践团
重点依托全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学生社团招募组建实践团队,通过文艺下乡,丰富基层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和人民幸福感,也可以收集当地民谣、小曲、琼剧,整理学习,并和向民间传承人交流学习。
8.讲述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风采
通过文创、话剧、展览、视频拍摄、宣讲等方式,对海南黎苗文化、东坡文化、非遗文化、南海文化等进行调研、宣介,为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三)保亭专项:根据保亭地方发展为需求,通过社会研、参与基层治理、基层宣讲、送教下乡、公益活动、文艺演出、培训交流、志愿服务等方式助力保亭乡村振兴。
1.送教下乡
积极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我校青年人才优势,缓解海南偏远地区师资短缺等问题,组织青年大学生到保亭相关乡镇开展“送教下乡”实践活动。
2.三道镇“五朵金花”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
深入挖掘三道镇自然、文化、农业、旅游、康养医疗等经济发展资源,以创新发展调研、规划、文案设计、宣传推广等方式为当地“五朵金花”示范村创建赋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3.响水镇“以茶兴业”助力乡村经济
从“茶乡”“茶工业”“茶旅游”“茶文化”等诸多方面对当地“茶业”开展全面调研及发展规划,努力打造属于响水镇的茶品牌,激活当地茶贸易,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4.南药、黎药产业发展调研规划
分析保亭县南药黎药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保亭县发展南药黎药产业的思路、对策,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四)七大协同创新中心学科领域专项:围绕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等七大协同创新中心学科领域开展社会实践,助推学校“三大改革,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1.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
营商环境、自贸港法律、国际化发展、产业服务、自贸港政策等。
2.生态文明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清洁能源、碳中和碳达峰、水资源保护等。
3.文化旅游
黎苗文化、琼崖精神、特区精神、东坡文化、南海文明、国际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等。
4.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
农业病虫害防治、粮食安全、科技助农、种质资源等。
5.海洋科技
海洋保护、海岸线保护、珊瑚礁保护、水产品发展、海洋生物保护等。
6.全健康
公共卫生、人类健康、疾病防治、药物安全等。
7.信息技术
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智慧工作生活等。
五、支持与保障
(一)经费保障:学校将遴选出不少于100支校级重点团队,并从中遴选部分团队报备省级重点团队,给予省级、国家级重点团队经费支持。学校团委与书院团委按照1:1配套保障各实践团队开展实践,其中国家级团队各配套保障2500元,省级团队各配套保障1500元,校级团队各配套保障250元。其中,科技普及实践团按照校团委《关于开展大学生基层科普行活动的通知》(海大团〔2023〕34号)文件要求下拨经费,与对接市县社会实践项目团队统筹使用。
(二)人员保障:每名辅导员老师至少指导一支实践团队,校级以上团队指导老师须带队外出实践。
(三)评选支持:对于参与送教下乡的实践团队,在实践地服务满2个月,表现优异的,在选拔研究生支教团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考虑;学生在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作品,同等条件下优先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活动等。
(四)制度支持:荣获国家、省级、校级优秀团队、积极分子、优秀调查报告(论文)的,按照《海南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予以加分。
六、具体要求
(一)报送团队要求: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必修课程内容,各级团组织要积极谋划部署,推进实践活动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各书院发动组织实践团队,其中至少组建3个项目(团队)参与重点项目(且不少于1个科技普及实践团),至少重点组建1个项目(团队)参与“看海南”专项,至少重点组建1个项目团队申报市县专项。积极动员青年学生在如火如荼的自贸港建设宏伟进程中,用自身实际行动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实践时间及材料报送要求: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为2023年7月1日-8月31日之间。每个团队务必在此期间选择一个连续的时间段,一般为5—7天,最长不超过10天。申报的时间段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立项,各实践团队于6月25日中午12点之前将各团队申报书(附件1)与经过排序的书院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海南大学社会实践服务中心邮箱(hndx-shsj@hainanu.edu.cn),发送主题:**书院+暑期三下乡申报。跨书院组队的,向队长所在书院提交。
(三)组织动员和分享:各书院团委要在2023年6月做好组织动员、团队出征及实践培训等工作。开学初积极组织各团支部(团总支)开展支部内交流分享会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总结活动成效,并于2023年9月20日提交本书院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总结,电子版发送到海南大学社会实践服务中心邮箱(hndx-shsj@hainanu.edu.cn)发送主题:**书院+暑期三下乡总结,纸质版材料签字盖章后报送校团委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思源学堂A402)。
七、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书院切实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按照团中央“确保让每一名大中专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至少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合理确定团队规模,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增强带队教师及实践成员的安全意识,实践过程中要做好实践内容、实践礼仪、实践安全等培训指导,提升实践效果,做好安全预案、购买保险,确保学生安全实践。
(三)加强统筹,重点打造。要充分统筹社会实践与社区实践、科技创新、科技普及、志愿服务、教育宣讲以及学生组织、青马班等各类重点团队,要求各类重点学生团队利用暑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鼓励建立“本-硕-博”社会实践团队,支持学生科研团队参与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作为各类项目团队专业化开展、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打造的重要平台。
(四)加强专业指导,提高实践质量。各书院要组织开展指导教师专项培训,校级团队指导老师要随队指导学生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切实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和调研报告质量。
(五)注重实效,扩大宣传。要围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领域,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相结合,统筹安排开展实践活动。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分层次、有重点地突出特色,打造优秀团队和活动项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大众媒体和校园媒体等进行信息报送,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和互动参与,加强活动中优秀个人和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整体宣传赢得最大的传播效益。
(六)厉行节约,规范支出。各实践要本着节俭节约、专款专用的原则,按照学校财务规定严格控制暑期社会实践中各类经费的开支。经费使用不妥当的团队,取消参评优秀团队的评选资格。
附件:1.海南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申报表;
2.海南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申报汇总表;
3.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排版打印格式要求;
4.2023年海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各书院拟推荐组建团队或个人数量表;
5.关于开展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6.关于在全校范围选聘在校大学生到琼海、万宁兼任镇(区)团委副书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