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当前位置: 学工首页>> 书院动态>> 正文
    谭世贵教授应邀做客青年法学社名师讲座:关于司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2007年11月29日 10:01 lichangyu 点击:

2007年11月25日晚七点半,青年法学社名师讲座系列在模拟法庭拉开帷幕。此次做客名师讲座的是全国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原海南大学校长,2006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谭世贵教授。为了这场同学们期待已久法学文化大餐,在青年法学社的精心筹备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到场的听众不仅有海南大学各个学院的同学、还有一些外校的同学,模拟法庭围得水泄不通,窗外、大厅外的旁听者不在少数,规模空前。法学院院长王崇敏教授、党委韩力光副书记以及老师们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青年法学社、法律援助社社长代文强同学主持。

当谭教授步入报告现场时,全场起立并热烈鼓掌,表达了对谭教授的敬意。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讲座。在进入主题之前,谭教授介绍了自己对中国司法改革问题关注的原委,并细述了做学术的艰辛和一路的执着,同时也指出了学校管理与司法改革的联系。谭教授的“关于司法改革的几点思考”共分五部分:一是司法目标问题;二是司法(机关)地位问题;三是司法改革战略与策略问题;四是司法腐败与防治问题;五是司法公信力问题。

在谈到第一个司法目标问题时,谭教授指出了司法的四个目标——公正、效率、独立和权威。并指出,司法的根本在于公正,司法问题的结症在于司法的不独立。针对司法(机关)地位问题,谭教授主要从确立在依法治国中确立司法的地位,司法权界定和法制统一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其中谭教授强烈主张应该提高司法的权力位阶;同时指出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应与时俱进,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为此,他提出新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有效监督”。谭教授还从司法的终局性、公正性、中立性和独立性四个方面来界定了司法权,明确指出检察权的非司法权性质。在谈到第三个司法改革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时,谭教授批判了现实中的司法不透明、违法改革和闭门造车状况。针对司法腐败与防治问题,谭教授结合国内外现状,指出中国司法近年来是“全局好转、局部恶化”,建议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集中监督权力形成拳头效应。就司法公信力问题,谭教授主要从执行难问题、改革审判监督程序问题和司法人员素质问题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他指出,解决执行难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执行独立问题;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维护整体公正,应该限制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主体和次数;要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就要改革司法考试制度,限制参考资格,改革法官选拔制度和建立法官的逐级晋升制度。

在提问环节,谭世贵教授就“优秀律师”界定问题、限制审判监督程序次数与司法的公正目标问题、人情社会与司法的关系问题、在一个没有权力克制传统的国度里如何让司法权力受到尊崇而又要得到很好监督问题,谭教授与同学们交流了意见。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讲座成功地落下了帷幕。讲座结束之后,谭教授和学院的领导、老师一起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文/两社理论部 李松 )//www.pwnwords.com

谭世贵教授

//www.pwnwords.com

报告会现场

//www.pwnwords.com

海南大学学生工作部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 电话:(0898)66256078
  • 传真:(0898)66256078
  • 邮箱:hdxsc@hainanu.edu.cn
  • Copyright 2022 ? 海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
  • 海大易班
    海大学工
    海南大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