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理工学院党总支全体教职工党员在建党85周年的日子开展了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此次教育活动以实地参观为主要形式,参观学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演丰镇、冯白驹故居、道文化教育基地、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地,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传统文化教育、革命精神四个方面的学习教育。
首先来到的是演丰镇,演丰是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在这里,同志们听取了当地领导对演丰的基本概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做法的详细汇报,增进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了解,大家针对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方法以及农村新文化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从中拓展了工作思路,加强了党性教育实践性的思想认识。在接下来的道文化教育基地,大家在参观过程中深深感受到: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一向重视荣辱观念,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充分利用传统伦理文化的资源,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今的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心理和道德意识中,并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动。
参观的最后两个地点是冯白驹故居和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冯白驹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母瑞山上坚持了八个多月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保存了革命的火种,领导全琼武装组织,配合渡海大军解放了海南。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东部,它在琼崖革命斗争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琼崖革命的摇篮。其伟大贡献集中概括即是两次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使琼崖革命斗争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最后夺取海南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同志于1928年3月为进行第一次反围剿,在母瑞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在短短几个月里就搭建了四十多间茅草房,在苗胞支持下安营扎寨,发展建立了两个乡政府为红色政权,还办起了红军军械厂、红军医院、红军军政学校、供销社、缝衣组、粮食加工组和一个红军剧团,经过一年艰苦奋斗用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第一次保存了革命的火种。1930年4月始,冯白驹将军领导同志们进行第二次反围剿,在八个月中克服了无比艰苦的环境,依靠一种后来叫做革命菜的植物维持生命,巩固和发展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第二次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母瑞山革命精神留给我们很深的感触: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去搞革命需要这种精神,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结合目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更加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将来实现共产主义仍然需要这种精神,让母瑞山精神的光辉照耀千秋万代!
这次参观活动拓宽了同志们的认识视野,给了同志们一次新的思想洗礼,经过此行,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多地发扬革命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观冯白驹故居
学习革命历史
参观母瑞山革命根据地
吸收革命知识
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