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朝辉,男,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从1986年起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所副所长(1984-1987年),所长(1987-199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1993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99-2007年)。叶朝辉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科研综述 主要从事波谱学与量子电子学的研究,为发展我国铷光抽运原子频标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磁共振波谱学的理论和实验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在固体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脉冲Fourier变换的次谐波核磁共振现象;用转动算符方法进行核自旋动力学的研究;创造了快速测定魔角的方法以及多量子弛豫时间的直接测量;发展了Raman磁共振波谱学;揭示了磁共振实验中辐射阻尼效应的物理本质;主持建立了国际上最大功率的动态核极化谱仪;在研究旋转固体的核磁共振性质以及对分子筛、煤和油料种子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近年来致力于探索磁共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开展了系列的研究。 科研成果奖励 二十年来,在磁共振波谱学的理论和实验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在固体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发表
叶朝辉,男,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从1986年起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所副所长(1984-1987年),所长(1987-199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1993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99-2007年)。叶朝辉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科研综述 主要从事波谱学与量子电子学的研究,为发展我国铷光抽运原子频标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磁共振波谱学的理论和实验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在固体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脉冲Fourier变换的次谐波核磁共振现象;用转动算符方法进行核自旋动力学的研究;创造了快速测定魔角的方法以及多量子弛豫时间的直接测量;发展了Raman磁共振波谱学;揭示了磁共振实验中辐射阻尼效应的物理本质;主持建立了国际上最大功率的动态核极化谱仪;在研究旋转固体的核磁共振性质以及对分子筛、煤和油料种子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近年来致力于探索磁共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开展了系列的研究。 科研成果奖励 二十年来,在磁共振波谱学的理论和实验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在固体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