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受到疫情影响,拥有读书兴趣的同学们暂时无法相聚在校园,但他们对读书的热情不减,彼此之间因书籍而建立起的美好联系没有因距离而疏远。恰逢五四青年节前夕,正所谓“以书养志”,读书是青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读书心得也是分享青春。为鼓励同学们积极阅读并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5月2日晚上8点,机电工程学院理论宣讲团和人文传播学院团委学生会共同举办的“悦读者”读书分享会在线上准时召开。
来自人文传播学院的于世楷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他简要介绍了作者并讲述了故事背景及故事梗概,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向大家分享了他对两位主人公的思考,字字珠玑,引得同学们在评论区发出阵阵赞许。他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想,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近那个时代的英国乡镇社会,就像《傲慢与偏见》向我们所传达的那样,第一印象并非一定是真实的,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客观认清彼此。待人待事,都是如此。
雄柯洋同学分享的小说是由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的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从他投屏展示的洋洋洒洒的PPT中不难看出雄柯洋同学在发言前所做的充足准备,以及他对这本侦探小说的热爱。简要介绍了故事梗概之后,雄柯洋同学从小处着手,抓住小说细节向大家一一分析,并不时地发出感慨:“这手法简直太神了!”足见他对这本小说作者的钦佩。最后,他从小说回到现实世界,借书中的“复仇”情节,表达了自己对理性、正义与法律的理解。他认为我们应该用理性对待恶人,而不是冲动地复仇,把自己变成下一个恶人。
刘瑜明同学与大家分享的是理查德·道金斯所作的《自私的基因》。这是一部科普读物,理查德·道金斯用一种真实而略恐怖的手法在书中描写了人与动物的区分。刘瑜明同学给大家举了书中鼹鼠的例子,认为作者对人与动物区别的反思,实际上是对人类文明的肯定。他讲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五四精神”的传承问题,刘瑜明同学将自己的读后感与时事结合,获得了大家的“点赞”。
胡安平同学却与大家分享了一次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观看雅克·贝汉拍摄的纪录片《海洋》。这部纪录片有多个独立的主题,但都传达着同一个理念。他分享了使他印象深刻的部分并呼吁人类保护自然、敬畏自然,这同时也是《海洋》这部纪录片最想告诫人类的。
当前,中华民族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状态。“五四青年节”前,同学们以开展读书会的方式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不仅传承了优秀文化,而且感悟继承了“五四精神”。希望同学们博览躬行,用自己昂扬的状态书写出青春的新篇章。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