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下午三点,外国语学院“南冥坛席”第三十一期学术沙龙在社科楼C-115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的主讲人为理论语言学博士徐贝贝,主题为“希腊文圣经的《七十士译本》的翻译研究”,沙龙由刘亚儒副教授主持。
徐贝贝博士首先阐述了《七十士译本》的概念,并解释了选择这一课题是因为勒弗维尔(Ander Lefevere)在《中西方翻译思想》一书中指出,西方在翻译《圣经》时整体采用了忠实原文的的直译方式,“带着虔诚和敬畏,《圣经》译者不敢妄加一词”,但是勒弗维尔的研究中遗漏了最早的《圣经》译本--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因而其观点有失偏颇。
接着,徐博士展现了以“Bibleworks”软件为工具对古希伯来文《圣经?旧约》和《七十士译本》的文本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发现在西方《圣经》翻译中,直译并非一成不变,意译同样存在,具体表现为:添加元素、选用希腊化词语、删除重复结构和一次多义四个方面,而且这种意译越靠近章节末端越明显。
徐博士还将早期西方《圣经》翻译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进行比较,指出两者都是在无先例可参考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在翻译时都谨守直译,较少意译,但是因为《圣经》的翻译属于同族间的文明流传,文化差异相对较小,使直译成为可能;而佛经是异族间的传播,文化的隔阂较大,因而不得不采用一些意译。最后,徐博士提出未来研究的两个方向:第一,《七十士译本》中不同文体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第二,《七十士译本》的翻译策略对于后世《圣经》翻译的影响。
在交流环节,老师们和同学们畅所欲言,就《圣经》的汉译、《七十士译本》中句法和修辞层面的意译等问题与徐博士进行了交流,徐博士均一一耐心作答。
最后,刘亚儒副教授总结到,学术研究要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不要局限于现有的方法,学会使用最新的工具;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拓展学术视野,深挖研究问题。
整场沙龙学术气息浓厚,徐博士的交流让在场师生对西方《圣经》翻译的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大家的视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共同期待第三十二期学术沙龙精彩开讲。
摄影、撰稿:2017级英语笔译硕士 梁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