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讲座内容
    外国语学院“南冥坛席”第十九期学术沙龙成功开讲
    2016年11月22日 15:19 外国语学院 点击:[]

2016年11月15日下午3时社科楼C-115,外国语学院“南冥坛席”学术沙龙第十九期如期而至。本次沙龙主邀嘉宾为外国语学院彭晓华副教授,讲座主题为《语义的引申与诗歌的解读》。外国语学院杨国良教授主持,外院全体师生到场参加。 杨教授以中华翻译史,从佛经翻译涌现出的鸠摩罗什、玄奘到近代翻译大家使用的翻译策略,包括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等引出合理理解和翻译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讲座伊始,彭晓华副教授指出,解读文学作品旨在通过联想、“引申”、审美判断等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反映、实现、丰富文本。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比”和“兴”,就是借助形象比喻,突出所言之物,使具象事物抽象化,规律普遍化。正如“希腊三杰”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所说,诗歌(文学)相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真实。彭晓华副教授接着阐释了文学文本的可读性和可写性,其解读过程包括被动地接受文本“原意”的一般性阅读,通过研究词语搭配,句式句群,语气修辞,结合语境重新定义语义的细读,以及文学批评三个步骤。他还结合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语义类型分类,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认为只有先了解本义,通过语境理解文学文本,才可在语义发生“变脸”后,理解文本引申义。最后,彭教授指出了大家翻译时因未了解民俗,导致译文错误,须引以为戒。 沙龙交流阶段,在座师生就如何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彭晓华副教授展开探讨,彭晓华副教授认为,理解语义的延伸首先要追本溯源,明确语之本义,其次要结合语境,逻辑通顺地延伸,利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加强理解。 杨教授最后总结道,彭晓华副教授的诗歌解读就像外科医生解剖麻雀,剖析精细,案例详尽,讲解徐缓,对外院人是一次愉悦的审美经历。不仅阐释了诗歌意义的伸展性,也提出了对文学翻译作品的批判性思考,唤醒在座师生的敏锐感受力。一个半小时的诗歌解读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大家共同期待第二十期学术沙龙的精彩开讲。 撰稿:2015英语口译 王旭

摄影:2015英语笔译 陈世佩

讲座会场

彭晓华老师在讲座中

学校首页|学院主页|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社科楼C座3楼 邮编:570228 
版权所有 @2019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