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田新龙教授团队在能源化工领域Top期刊Nano Energy(IF = 19.069)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Rechargeable Chloride-based Batteries》的综述论文。杨金霖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邓培林副教授、田新龙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近年来,以阴离子(如F−, Cl−, PF6−, ClO4−, HSO4−, NO3−)作为电荷载体的阴离子型电池因具有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不同于金属阳离子载体一般与宿主材料形成离子键,阴离子载体与电极中的正电结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共价-离子键,可以作为电荷转移的额外氧化还原中心,因此阴离子型电池具有理论更高的电化学性能。在众多阴离子型电池中,氯离子Cl−基电池由于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00 Wh L-1/1100 Wh kg-1)、高化学稳定性和价格优势,在规模化储能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该综述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各种类型可充电氯基电池的研究进展,包括氯基“摇椅式”电池、双离子型电池、脱盐电池、碱金属/氯气电池和氯液流电池,详细讨论了每种电池技术的电荷存储机理和电极/电解质设计策略,并对可充电氯基电池的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该项工作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22MS006, 222MS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09034, 22109035, 52164028, 62105083, 52274297)、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MRUKF2021029)、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KYQD(ZR)-20008, 20082, 20083, 20084, 21065, 21124, 21125)和海南省巨东英院士工作站资金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30020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