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1:老师上课不拿书本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2004级园林专业优秀学生胡艳敏和高勇不久前被“置换”到台湾成功大学学习。台湾高校基本上用国语授课,我省大学生在台湾求学未遇语言障碍,两地气候相似,连衣服都不用多添置。 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上课基本不用书本,而是用幻灯片,老师只允许学生用相机拍照,却不让学生拷贝幻灯片的文档。每次上课学生都用相机把老师展示的图片拍下来,再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用快速而且简单的方式做记录。课后再查资料,丰富自己的课堂笔记。这样,一堂课下来,知识量是很多的,很多东西在课堂很短时间内,被强制性塞进大脑里,课后就需要大量时间复习整理,这其实是对上课内容的一次重新回顾,也加强了记忆。 胡艳敏说,现在回过头来回想那一段时间的学习,虽然辛苦,但很值得,由于没有固定的教材,自己去找书籍阅读,不断对所学内容进行多次记忆,而且翻阅很多书籍,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不同,可以让一个初学者从多个角度了解事物,不至于把思维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奇遇2:上课地点是自由的 他们所学的建筑设计是建筑系最重要的课程,地点是自由的,有时是教室或者大厅,有时候是在室外,甚至有专业课老师提出到咖啡馆一边品咖啡一边上课。连人数也是自由的。上大课的时候,7名老师在学生中间,几乎分不清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大家集中一起,或坐或站。但课堂秩序却很好,有人上前发言时,下面一片安静。这种体验对于内地学生而言,是独特而且自由的。 成功大学的课外活动很多,每天都有无数讲座,生活、学习、艺术、竞赛……形式多样,单单建筑系活动就有很多,每周都会有两次讲座,聘请很多学生喜欢的建筑师或其他行业的学者进行讲座。 奇遇3:老师通过网络改作业 他们第一次和老师接触是从网络上开始的。第一份作业是用E-MAIL传送给老师看的,老师回信的内容很长,她很认真的关注学生作品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包括字体的大小、位置、颜色、光泽,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认真理解学生想要传达的意思,委婉地在信的最后面表示歉意,希望学生可以继续把作品深入下去。 她常常鼓励学生们有问题就向她提出来,说喜欢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她与学生无话不谈,关于生活、学习、工作、恋爱等。胡艳敏说,和老师相处,总感觉和在海南大学一样,并没有离乡的感觉,觉得老师只是一个比自己大几岁却阅历丰富的姐姐。 奇遇4:很多外国留学生一起上课乐趣多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级金融专业的费秋艳和法学专业的王春峰去年赴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学习,他们充分感受了“集体作战”的力量。 他们参加的是一个叫SELF的交流项目,SELF的课程主要涉及法律、文学、商业管理三大块,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有20多门课程可供选择,SELF项目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修满除法语以外的四门课程。因为王春峰以前所学的专业是法律,所以他选了四门法律专业课程,再加一门法语课,共五门,各科都通过即可拿到一个SELF证书。交流项目面向所有的外国留学生(法国学生除外),大家在一起上课,尽管有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但相处的非常融洽。课上、课间各种有趣的讨论,各种知识和文化的碰撞,让人思路顿开,见识倍增。 由于参加SELF项目的学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非法语国家的交换生,所以法语培训就成了中国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来到这里的前两周,学校并没有安排专业课,而是集中进行了法语培训。先是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按成绩划分成难度不同的5个小组,全部由国际办公室的老师进行授课。虽然在国内上过法语培训班,但教授在课堂上全部使用法语教学,幸亏有些在国内学过,不然还真是大眼瞪小眼了! 接下来就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了,费秋艳在学校读的是金融专业,因此就选了四门经济类的课程,再加上法语课,刚好每天一门课,时间的安排也比较合理。 SELF项目中专业课的学习一共10周,结束之后便开始考试,时间大约在12月中旬,考试一般分为开卷、闭卷或是递交论文。 学校图书馆通常开到晚上7点左右,与中国学生不一样,法国学生似乎没有自修到很晚的习惯。 奇遇5:上课时学生随时可要求休息 教中国学生的老师有英国人、也有法国人,一下子在语音上还真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法国老师)。外国老师上课非常乐于和学生互动,他们不喜欢沉默不语的学生。有问必答是他们的特点,即使是小如单词拼写的问题,也会给予耐心的解答。下课的时候还会送上暖暖的咖啡,让人倍感亲切。 和中国的课堂不一样,这里上课气氛明显轻松、自由很多,你随时有要求休息的权利,老师一般都会尊重你,满足你的要求。当然,这边上课也和国内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提前预习下堂课的内容,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 教授经常让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作案例报告,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更提高了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力。同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也的确是一个锻炼口语的好机会。 奇遇6:学校食堂里面包是免费的 学校为中国学生安排的房子在郊区,是专为大学生设计的,不过离学校很远,不是很方便。差不多10平方米的房子,有共用的厨房、WC和浴室,每月的住房费用要花111欧元。在法国,留学生申请住房补助的方法也很简单,学生只需要拿着自己的护照和房东出示的证明,到办理房补的办事处递交材料,大约等上两三个星期,住房补助就申请成功了。只要是满足条件的,收入低于补助金额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这项福利。 中国学生住的大学城里有一个食堂,饭票和学校里通用,2.75欧元/张。菜的份量很足,有时两个女生打一份就够了,面包是免费的,可以尽情享用。不习惯长期吃西餐的中国学生如果没有课,会自己下厨,在共用厨房内常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互相切磋厨艺,不亦乐乎。奇遇7学习压力相当大 祝梅是海南大学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换生之一,令她感触最深的是,南大学生们的睡眠时间比国内学生的睡眠时间都要短,他们大多时间都要花在做课题实践和准备presentation上面。因此,说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国内学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全校所有学生都要进入学校的网络选课系统进行选课。南洋理工大学的课程分为三种授课方式:Lecture;Seminar;Tutorial。其中,Lecture(讲座课):选择同一门课的学生统一上课,侧重于理论的概述和知识的梳理,时间为2-4个小时不等。Seminar(研讨课):主角是学生,一般上课人数为30人左右,侧重于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尤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通常 要学 生自 己准 备。Presentation。Tutorial(指导课):一般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由专门导师指导上课,导师带领学生做一些课题实践,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授课方式和国内的大学上课方式很不一样,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 奇遇8:考试场面很壮观 平时,在南大校园里,很容易看到一群一群的学生坐在一起,桌上放着几台笔记本电脑,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做他们的课题作业。祝梅说,她的课程里有一门课,导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一个小组课题。和她一组的,除了与她同来自海大的同学还有两位新加坡同学,他们选择的主题是新加坡儿童的双语教学。刚开始,与新加坡同学在语言和思维的交流上面都不是很顺利,但是经过几个星期的磨合,一起查阅资料,一起讨论,一起到新加坡当地的小孩家做调查等,大家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他们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切磋,并且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考试的场面相当壮观,学校有专门的试室,六七百人坐在一起考试,让人不由得神经紧张。 印象比较深的是,南大十月份有一个“学生竞选日”,各种类型的学生组织都通过竞选产生。在这一天,全校停课半天来支持学生竞选。校园里、食堂里、宿舍楼里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积极拉选票的学生们。中国学生也到自己所属的学院参与了投票,虽然对候选人并不熟悉,但是享受一个学生的权利,享受整个参与过程的感觉是很不错的。
//www.pwnwords.com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