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起初,他是农民眼中的“傻子”,收成寥寥且无人问津的盐渍地却被他种上了蔬菜。他用行动和丰收让对盐渍地失去种植信心的农民重拾希望。如今,他是农民心中的“种植专家”,盐渍地种植难题都爱与他交流,向他取经。他专研植物耐盐20余年,将海水倒灌的盐渍地改良,帮助农民顺利开展农业生产,增加收入。他还是学生们心中的“科研劳模”,身体力行影响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和态度。他是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江行玉。
改良盐渍地创增收 “农民的笑容最暖心”
2014年,海南先后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3级强台风“海鸥”双重袭击,岛内4万亩良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其中文昌罗豆农场和铺前镇的灾情最为严峻,1万6千多亩田地瞬间由良田变成了盐渍地。在5至10年内,农民将无法种植常规农作物。
为帮助群众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海南启动了“海南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海水倒灌农田土壤盐渍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多年耐盐作物研究基础的海南大学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担当重任。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江行玉担任海南大学科研团队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对倒灌农田种植了抗盐剂处理的玉米、耐盐水稻和耐盐蔬菜。在海水倒灌不到一年时间就恢复了受灾地区农业生产,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断将此技术发展成熟。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江行玉教授似乎已忘了当初的辛苦,他高兴地说:“经过处理的耐盐玉米出苗整齐,长势喜人,原来不愿种植的农民看到后争先种植。能够帮助农民顺利开展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看着他们丰收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不禁流过一阵暖流,一切努力都值得。”
南疆是我国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7年6月,江行玉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受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的邀请,前往帕米尔高原实地取土配方,在海拔2000多米的乌恰县戈壁产业科技园有针对性地试种了6种耐盐植物。历经不到半年的试验,成功种植出亩产3吨的耐盐蔬菜,为当地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不忘初心 “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据了解,江行玉于2001博士毕业后出国,先后在以色列沙漠研究所、西班牙科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在国外期间参与了多项研究植物耐盐机理方面的课题。2011年,他回国后,被海南大学特聘为教授。
对于自己在这一领域20余年坚持不懈的专研,江行玉教授说,科研是个连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研究。而且做科研要有创新,有了新的东西就会引领你深入研究,把它做得更好。“做研究要不忘初心,我们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自己研究的领域要坚持做下去,往深的方向去做,在该领域中做到精益求精。”
“江老师待人亲切友善,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生活朴素,但却经常教育我们,必要的实验耗材、试剂,贵也要买,能回收利用的就尽量节约使用。”2014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尹晓畅回忆起与江行玉教师前往文昌做海水倒灌农田修复项目时说,有一次种植的耐盐蔬菜快收获时,有一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暴雨,蔬菜因雨水过多而奄奄一息。
“当时江老师不顾脚下的泥泞,快速赶往地里观察蔬菜受损情况,脸上满是伤心。这一幕印在了我的心里,使我感受到了江老师是在用心做项目,用心在帮助受灾的村民解决困难。”尹晓畅感动地说,江行玉教授对科研不怕苦不怕累,专心致志的热情与毅力,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们展示了科研人为特区建设的责任与担当,是同学们心中的“科研劳模”。
挖掘耐盐蔬菜产品 “为沿海居民的扶贫开发贡献力量”
江行玉教授介绍,我国各种类型的盐渍土近15亿亩,而且每年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可利用他们改良海水倒灌农田技术恢复大面积盐碱地农业生产,迅速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因此耐盐作物开发利用项目不但市场前景广阔,而且社会价值更大。”
江行玉教授曾做过调查,除了4万亩被海水倒灌的土地外,海南还有150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衍生的大量滨海滩涂,都可以种植耐盐作物。他设想:“从长远上来看,如果能在滨海滩涂这种高含盐量的低产田上开发种植耐盐经济作物,效益非常可观。”
江行玉教授透露,下一步,计划从美国引进冰菜品种,将其发展为一个耐盐蔬菜种植产业。他介绍,冰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0至30℃,生长周期半年左右,土耕栽培或者水耕栽培都能生长,极易管理。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非常适合冰菜的种植,冰菜生长周期长,每10天为一个周期即可反复收割,10月育苗持续到次年4月,可见其高效高产,具有市场推广的价值。另外,冰菜可以吸收土地中的盐分,积极地推进改良盐渍地周期。“目前还在筹备中,将通过与企业合作,形成一个稳固的销售渠道。把耐盐冰菜打造成一个有机蔬菜品牌,这对沿海居民的扶贫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15日 南海网记者 胡丽齐)
//www.pwnwords.com
该文发表于 2018/1/15 9:38:00 已被 ymy 编辑 2018/1/15 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