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 正文

王世范:师者风范,桃李芬芳 ——专访生命科学与药学院王世范教授

时间: 2019年11月19日 15:26 来源: 宣传部 点击:[]

(本站讯通讯员李昀璟)2019年金秋时节,海南大学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的2019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表彰了一批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生命科学与药学院王世范教授位列其中。同时,王世范教授还是我校唯一一名2019年度“全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的获得者。对此,师生们纷纷表示,王教授得奖乃是实至名归。

王世范老师2005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随即被海南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海洋学院制药工程系工作,现为海南大学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8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起,王世范老师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三十载如歌岁月中,成绩斐然。

1、心中有爱,无私奉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爱自己孩子,同时爱别人的孩子,才能成为高境界的人。

王世范老师一直认为,教书不只是谋生的职业,更是一份社会事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心中要有爱、有奉献。

1988年,王世范老师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贫困山区和县石杨中学,担任高一班主任。那时候,当地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早早就辍学了,了解到这些情况,王老师就步行走访,动员家长送孩子继续上学。

王老师的工资收入并不高,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读书,他省吃俭用,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2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山区的夜晚因为缺电常常漆黑一片,王老师就带领学生秉烛夜读。在幽静黑暗的山沟里,那点点烛光宛若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永远定格在王老师的脑海中。

后来,王世范老师离开了执教的中学,重返学校继续深造,2005年博士毕业后就来到了海南大学任教。

在海南大学,王老师秉持着一名教师的职业操守,不忘育人初心。对学生,他如父亲一般,不仅在学业上细心指导,在生活中也处处关心。

当了解到有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时,他就通过聘请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学到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报酬以改善生活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先后有40多名本科生从中受益。2009—2013年,在王老师担任药学专业2班班主任期间,为了鼓励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从个人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经费在班级设立“进步最快奖”和“表现最好奖”,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有3名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打算退学的本科生,不仅没有退学,而且都顺利地毕业了,其中1名学生还考取了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由于班主任期间工作成绩突出,王教授被评为2010-2011年度海南大学优秀班主任。

2、立足实际,教研相长

王世范教授常说:“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仅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才能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很早就发现,在学校的正式学习之外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学习,这种非正式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比正式学习还要重要。

为此,王世范教授利用申请到的国家科研经费,从2005年开始探索“4+2”课外人才培养模式,在4个年级中每个年级各选2名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4+2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组合成既年轻、又稳定的科研团队。

在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事课外创新性研究的同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突出“手眼心”三法联动,即手把手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手法”从事科学实验,利用敏锐的“眼法”捕捉实验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学会勤思好问的“心法”,或问、或思、或感悟,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这一模式弥补了课堂实验创新性不足、止步于一般性模仿和综合性实验的局限。从组建至今,“4+2”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参与发表了科研论文10多篇,获得各类竞赛奖励20多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

十多年来,王世范教授带领一届届本科生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并把研究成果作为教学案例,穿插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学生通过学习一个个亲身参与的科研创新案例,不但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利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我国中西药教育相分离的弊端,王老师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中西药融合教育,出版了87万字的理论著作《群药论》。

在群药理论的指导下,他注重将中西药融合教育作为课外教学的目标,将提高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同感作为课外教学理念,不断实现中西药之间的融合教育。

为了能够把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到《药物化学》等药学专业课程之中,王老师还实施了药学专业“大药化”实验教学改革。他从教材编写、实验设置、到课外创新型研究性实验的开展,制订了一套教学改革方案。

期间,他亲自指导本科生完成“经方泻心汤物质基础解密”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中华本草数据库构建”等海洋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多项;完成海南大学药物化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1项,并担任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总负责人。因其教学成果丰硕,2019年学校批准成立“王世范教学名师工作室”。

3、岁月如歌,成绩斐然

“在从教生涯三十载中,提炼出‘说课—训练—互动’三段教学法和药学‘4+2’课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的教学主张。出版的《群药论》理论著作,代表我的学术思想。”

王世范教授坦言:“高校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学术思想,才能感染大学生。”除了师德风范,王老师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感染着青年学生。

2017级药学2班的陈诗豪说,“王老师提炼出‘说课—训练—互动’三段教学法,在课堂上常常穿插一些故事和经验,讲到精彩的地方,颇有点说书人的味道。不是讲课,而是‘说课’,我们听得欲罢不能。”

“王老师多才多艺,不但课上得精彩,还弹得一手好吉他,有一次王老师在教室露了一手,直接把我们震住了,偶像啊!”2016级药学2班杨杰兴奋地说,仿佛还沉浸在当时的情景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十载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王世范教授用辛勤的劳动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曾南春同学的创新创业成果受到李克强总理的点赞;

田娟等多名同学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韩善颖等多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奖励;

王嫚等多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奖励;刘强同学作为代表,应邀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经验交流会上做报告;

原帅等多名同学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李小红等多名同学主持完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10多项;

欧莹宝等同学参与研发新产品2个;

周丽君等同学参与申请专利3项;

王智等一大批本科生被保送进入重点院校继续深造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应该像那奔腾不息的江河,时时奔涌出清新的让学生渴望的溪流,才能灌溉幼苗茁壮成长。”王世范教授坚信,只要辛勤耕耘、用心付出,就一定能够让桃李香满天下。

关闭

.
  1. 书记信箱校长信箱
  2.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05-2019 开云app体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