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 正文

海南大学药学院靶向药物递送团队在超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 2024年02月26日 10:44 来源: 点击:[]

近日,海南大学药学院靶向药物递送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4.5)发表题为“Dual-responsive supramolecular photodynamic nanomedicine with activatable immunomodulation for enhanced antitumor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载有光敏剂和斑蝥素的超分子纳米粒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乳腺癌等浅表肿瘤的一种微创、快速、安全的新兴治疗方式,能够诱导免疫性细胞死亡,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浸润,进一步促进癌症免疫疗法。然而,免疫诱导的浸润性CD8+ T细胞的活性容易受到免疫抑制性TME的影响,尤其是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的负调控作用,这导致肿瘤在初次消融后会面临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β- CD的超分子自组装递药系统(DACss),实现免疫抑制性TME的重编程和更强的抗肿瘤效果。通过酸敏感的β-羧酰胺键将亲水性的DMC修饰在β-CD表面,同时将疏水性的光敏剂二氢卟吩e6与金刚烷相连形成疏水核心Ad-ss-pep-Ce6。两者可以通过主客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结合并形成纳米粒。通过EPR效应在肿瘤中被动蓄积后,DMC-CD的β-羧酰胺键会在TME的酸性环境条件下水解,局部释放DMC并抑制Tregs。而剩余纳米粒在进入肿瘤细胞后可响应细胞内高水平的GSH裂解,使得Ce6所在分子结构的疏水性增强,从而增加光敏剂在肿瘤细胞内的滞留。光动力疗法与DMC介导的免疫调节相结合,能诱导TME中CTL/Treg比值显著增加,实现对 TME 的时空调节和重塑,并有效深度推进免疫治疗。同时,与PD-1抗体联用,解决了PDT和DMC引起的肿瘤表面PD-L1上调的副作用,最终提高了抑瘤率并有效抑制肺转移。

海南大学为本论文的第一单位,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和海南大学药学院周泱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383523004008.

关闭

.
  1. 书记信箱校长信箱
  2.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05-2019 开云app体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