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海南:高校爱心社团在尴尬中壮大

2008.04.02 09:48

中国青年报

“爱心社”成高校第一社团

据海南省高校爱心联合会统计,海南七所高校爱心社团登记在册社员共计5006人,占七所高校总人数的6.8%。爱心社在海南高校跑马圈地,越来越多的学生被“爱心”二字凝聚到一起。

海南大学爱心社现登记注册会员2000人,是海南大学目前成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学生社团。爱心社自1997年4月13日成立以来,曾九次获得校级“文明社团”、“优秀社团”称号。2007年,爱心社在海南大学全校社团评比中排名第一,获“十佳社团”称号。

海南大学爱心社前身是海南大学理工学院爱心小组。当时,这个组员不到10人的爱心小组去海口福利院搞活动,福利院孩子喊出的一声“爸爸”、“妈妈”,让组员柯雁泪流满面。回来后,柯雁将此事向广播电台投了稿。

第二个星期,许多其他院系的学生纷纷申请加入爱心小组,爱心小组组员很快达到100多人。此事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学院决定让爱心小组整合成为一个社团——爱心社。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爱心社的定期活动也由最初的一项发展到了现在的四项:每周日早上到海口市福利院打扫卫生、表演节目;每周二下午到海口市培智学校支教;每周六下午为各社区的“五保户”老人提供服务;每周六晚上在校内开设手语培训班,使社员在服务聋哑儿童时能更好地同他们交流。

除了定期活动,海南大学爱心社还有一些临时活动。与海南省慈善总会合作义演,为“达维”台风受灾群众募捐;配合海南省红十字会开展募捐活动。为了长期收集旧衣物和学习生活用品,爱心社还设立了“爱心收集站”。

海南大学爱心社的知名度越来越响,海南各大高校纷纷效仿,相继成立爱心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爱心社的队伍中。前不久,各高校的爱心社在团组织建议下又联合成立了海南省高校爱心联合会,计划将爱心社打造成为海南最知名的高校社团。

“爱心社的壮大,印证了一种爱的理念的存在。”海南大学团委的一位老师说,“校团委给了爱心社正确的引导,积极解决他们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场地申请,经费支出,联系协调等,学生可以通过爱心社这个平台锻炼自己,这样也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繁荣。”

煎熬无奈呼唤社会理解

目前,爱心社活动经费来自每位会员交纳的10~20元不等的会费、校团委拨付的活动经费以及社会募捐、企业赞助。

海南大学爱心社第二任社长张表说,每次拉赞助都是一种煎熬。张表在任时只拉到了两个赞助,一次是福利院儿童过“六一”的一个大蛋糕,另一次是在福利院举办晚会的5500元钱。

而海南医学院的学生社团每家每年活动经费不足5000元。海南医学院团委的洪博武老师说:“学校有几十个社团要支持,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经费,学生社团同社会团体不同,学校主要是将其定位在提供锻炼大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平台。”

爱心传递的过程是温暖人心的,可有时也让社员们很无奈。

一次,海南大学爱心社50多名会员满腔热情地到海口一社区看望“五保户”,却因为没带米和面被社区主任拒绝。“你们如果为了实习,我给你们盖个章就行了,何必这么麻烦。”爱心社成员回忆当时社区主任作出的回应。

海南大学爱心社社长林叶挺说:“大学生是一个经济不能独立的群体,他们帮老人打扫房子、洗衣服,陪老人聊天也是一种爱心服务的方式。”

记者在海南大学爱心社组织的一次清扫盲道活动中亲历了此类事件。活动由领导开头,刚开始活动开展得还算顺利,但在领导走开,只剩下爱心社社员清扫的时候,问题来了。

一名以看管停放在盲道上自行车维生的市民曾阻止同学们的清扫行动。这位市民说:“不是我们不配合你们,你看看城市里哪里有盲道,就算我们走了,还会有别人来占据这一段盲道的。”

去年11月,海南大学爱心社组织了秋季捐赠活动,爱心社的同学忙得顾不上吃饭,将洗干净的衣服一件件整理打包。但衣服运到贫困地区后却遭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孩子家长的抵制。家长们认为衣服不干净,不让孩子穿。这令爱心社的成员们感到很无奈。

“我们爱心社的同学不该因为别人的暂时不理解而放弃,不管爱心社会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我们有一个坚定不变的信念,将爱传递下去,我们就能将爱进行到底。”在谈到爱心社未来发展时,林叶挺同学说,“爱心社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份爱才能进行到底。”

“我完全可以把钱给教育局,然后由教育局把钱送到薛来琼的手中,那种或许影响力比交给你们爱心社大得多,但我希望通过你们把爱传递下去。”两次通过海南大学爱心社为孤儿薛来琼捐款的法师能照,对爱心社会员们道出了心声。

该文发表于 2008/4/2 9:48:00 已被 zhangjingfu 编辑 2008/4/2 9:48:00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Copyright © 2024 开云app体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