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刘舒婷)“从专业上讲,我是冲着海南的旅游研究题材来的。对于旅游学人,需要找到适合发挥自己研究潜能的应用空间。我想象中的海南,会对我应用旅游体验理论从事相关研究有用武之地。”谢彦君教授在谈到为什么在花甲之年跨海南渡,从东北财经大学移师来到海南大学任教时,很中肯地说到了海南对于他的旅游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潜心教研 不忘育人初心
1982 年,谢彦君教授本科毕业即开始进入高校工作,迄今已有将近 40 年的时间。1987年,他负责筹办所在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从此开始了他的旅游教育与科学研究生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在旅游领域的研究,他还于 1993年和 2002 年分别以普通和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公派到英国和美国留学。屈指算来,他从事旅游教育与科研工作已经有 30多年的时间,期间还曾于 2011年兼职担任大连的某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在采访中,谢教授表现出对旅游管理专业和教师职业的全身心热爱。他说,他曾多次在一些场合表示,他的一生,没有人能够把他从讲台上拉下,也不能把他从旅游专业拉走。30 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在东北财
经大学每年评选的“毕业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恩师”活动中,他曾6次获得这个荣誉。他说,他最珍视的奖状其实是来自学生的这份鼓励。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他也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的工作中。如今,他所撰著的《基础旅游学》、《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和《灵水识谭》等著作,都在旅游学术界获得了较好的声誉,他也因此而成为文化和旅游部所属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
谈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谢彦君教授说,旅游学科或专业的建设起步较晚,在西方虽然稍早,但就连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宾馆管理学院也只是在 20世纪 20 年代才开始设立,在中国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兴起。谢教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担任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研究方法方面的教学工作。1998 年,他便开始面向研究生开设旅游研究方法的课程,将方法论用于旅游学研究,这在当时的国内旅游教育界还是一个新的尝试。但在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讲授方法论课程时也曾遇到过不少阻碍,谢教授坦言:“比如给本科生开设方法论课程,有学生觉得毕业后从事的只是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不搞科学研究,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未必有用。但在我看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知识训练涉及到工作实践上的方方面面,比如思考问题的方式、工作思维模式等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归纳出其规律性,从而找到更多更适合的解决办法,这都是学习方法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训练方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自 1998 年起,谢彦君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着重强调方法论研究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在谢教授眼中,旅游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是离不开方法论的,同时旅游学科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兼具科学性与时代性。
谢教授对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2017年夏天,在一次以“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中,谢彦君基于当下旅游学科现状特点和建设困境指出: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设置交叉的“旅游 XX学”,更应有自己的自足的“XX 旅游学”。谢教授介绍,“旅游学科在中国诞生以来,走的是一条综 合的发展道路,教学过程中多是把其他专业的课程拿到旅游学科作为专业课,这些课程往往 是交叉性学科,即旅游 XX 学,如旅游统计学、旅游营销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心理学等,这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涵盖了太多的知识门类,知识构成多而杂,没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为此,谢教授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要针对旅游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培养方案。他说:“旅游专业的学科课程设置要契合学生学业和就业实际,能够让学生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为此他还专门撰文详细阐述他的观点。
乐在旅途 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018年,谢彦君到海南大学任教不久,在一次外出时不慎扭伤了脚,这次足伤迫使他静养了很久。但恰好是利用这段疗养时间,谢彦君完成了《旅游研究方法》的书稿。对此,他风趣地说:“要感谢这次意外,让我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思考,把搁浅了多年的书稿完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2018年,在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组织开展的首届“旅游教育人物”推荐活动中,谢彦君教授被评为首届“旅游教育突出贡献人物”。作为一名旅游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谢彦君为了充分使用时间,养成了利用每一个零碎时间进行思考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即使在做饭或散步的时候,在动手迈脚的同时,也让大脑进入较为轻松的工作状态。谢彦君至今都保持着每天早晨醒来,展开书页写些东西和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让他留下了许多一闪而过的灵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靠着积少成多的积累,谢彦君出版了一本精致的小书《灵水识谭》。
翻开《灵水识谭》,里面有多幅精致的插画,也有一些随性、写意的涂鸦,这些均是出自谢彦君之手。“我出版的书的封面多是我自己设计的,《灵水识谭》也一样。这本书的封面上布满着的一片片深绿色的羽毛和3片黑色羽毛,想用它们来隐喻生活给予的灵感就像这些羽毛一般,看似飘散零落,实际却是弥足珍贵的。书的内容主要是谈我对知识的一些感悟和在研究方法论的时候积累的一些心得。这本书的架构也比较随意,所以在其中也会发现有很多生活的场景。”他笑着说,笑容里充满了真诚和对生活的感恩。“我们对于知识的思考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和总结,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去思考生活的意义,方能倍感生活的美好。”
在谈及自己多年来热衷旅游学研究的原因时,谢彦君说,这缘于他对生活的热爱。旅游是什么? “旅游就是玩儿! 而且是身心愉悦地玩!那些带有工作等目的的出行,我认为都不是真正的旅游, 尽管官方的定义往往认为是。”谢教授如是说。
如今,旅游学界关于“旅游是什么”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对此,谢教授表示,在目前阶段,他会坚持“旅游是体验”这一观点。当然,他的观点的完整表达,是他在著作中所给出的严格的旅游定义:旅游是个人出自愉悦的目的并利用其余暇而在异地获得的休闲体验。
矢志不渝 花甲之年再出发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央的决策让谢教授喜出望外,“从专业上讲,我是冲着海南的旅游研究题材来的。对于旅游学人,需要找到适合发挥自己研究潜能的应用空间。我想象中的海南,会对我应用旅游体验理论从事相关研究有用武之地。”谢彦君教授在谈到为什么在花甲之年跨海南渡,从东北财经大学移师来到海南大学任教时,很中肯地说到了海南对于他的旅游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学术研究所获得的理论成果要应用于实践,因此,科学研究的题材选择非常重要。做旅游学问,必须跟行业结合,跟需求融合,跟产业对接,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而海南就是我们旅游工作者在中国最好的研究平台之一。”谢教授强调, 如今海南正面临着时代的大契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为海南的旅游行业培养出更多高层次人才,助力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谈及如今海南的大好环境给予旅游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谢教授的眼中充满着期待。
初冬的海南,凉风习习,在布置简单、整洁大方的办公室里,谢彦君教授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和热诚的笑容说:“我很普通,就是一个普通人,一开始我就是做学术,现在也是坚持做学术罢了。”健谈、乐观、博学,喜欢摄影、写作、绘画,忠于灵感,热爱生活……这便是我们印象中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谢彦君教授。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