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海大,诗意盎然,凤凰花如火,开得绚烂。在一个和煦的早晨,记者相约来到海滨老师的椰林小筑进行采访。老师早早泡好了一壶香茗,热情迎接我们,笑容温和亲切。采访结束回去的路上,看到校园的荷花开得正好,回味和海滨老师的谈话,周敦颐的《爱莲说》浮上心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海滨老师宛若这莲花般,做花中真君子,以真纯性情独立于菁菁校园。
海滨老师是我校人文传播学院的教授,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海滨老师长期潜心于李白、苏轼研究并开设《李白导读》《苏轼导读》课程,在海南省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南海月明》诗词赏析专题栏目,积极推广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承担国家及省级社科规划课题多项,出版专著5部,在《中华文史论丛》《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海滨教授
记者:海滨老师您好,您在“一堂好课”中的精彩讲课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非常有幸能够采访到您。您公开课的主题是李白的自由精神,让我们了解到了大文豪李白的诗意人生。其中提到了李白有高远的理想,真纯的性情,还有卓越的才华,这是否也是您对海大学子的期盼呢?
海滨老师:的确如此。大家都愿意讨论自由精神,理想高远首当其冲,我觉得至少在大学期间,很多人对自由的理解还是比较偏狭的。我觉得,自由不应该是自以为是的妄自尊大、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毫无节制的放纵不羁,而应该是志存高远、“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性选择。
第二个就是真诚的性情。我们的一些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显现出的所谓“自由”有点“假”。我给同学们讲,你或者请了假躺在二田吹着海风潇洒地玩手机,或者端坐在教室玉树临风地听课,千万不要在课堂上玩着手机苟且地应付自己的青春。你看李白,他去伪饰,重情义,接地气,健康人性和真诚个性贯穿一生。
第三,自由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我们说起魏晋名士嵇康、阮籍,要注意他们的政治地位和背景以及自身不可限量的才华是他们潇洒、自由的基础。而才华来自于一种底蕴积累的过程,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什么书就有什么气场。读书获得高明的见识、愉悦的体验,提升自身才华可以为获得自由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才华你来选择世界,没有才华只能任由世界选择你。
2016年12月首届东坡海南论坛,海滨教授分享苏轼精神背后的思想共鸣。
记者:学校开设的“一堂好课”为我们提供了51堂优秀公开示范课,作为学生,我们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听到来自不同学院的优秀教授的课程。我想问问您,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您对学校开设一堂好课的举措有什么看法?
海滨老师:一、学校举办一堂好课示范活动非常有必要。咱们学校整体科研、教学的质量水平还有着相当大的提高空间。相对来讲,抓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在短时间内见效快,学生受益面广,受益方式更为直接。让教授回归本科、回归课堂,给本科生上课,这种举措能够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志存高远,堂庑阔大,求知有径,学习得法。
二、一堂好课被称为是示范课,是一定意义、一定范围内的示范课,重在带动效应。因为咱们每个老师的学科、专业、课程性质,教学方式、个性特点都不相同,所以我认为这51堂示范课可以作为大家的参照与借鉴,而不能照搬照抄。
三、学校要求学院老师们都要参与进来,实行集体备课,使得这51堂课的影响扩大到整个海大的教师队伍。这是非常好的开始,相信越来越多的课堂都能成为好课、示范课。
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武耀廷教授在我集体备课时特别强调,51堂好课实际上是一种导向,带动海大教学建设的导向。
2018年4月,海滨教授在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第22届全国年会主持致辞
记者:能否再请您谈谈对于目前已经开展的这51堂好课的看法,您认为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好课呢?
海滨老师:这51堂好课,老师的上课态度非常认真,高度重视;课程内容饱满新颖,获得感强;课程教学过程都比较规范,一堂课应该有的导入、展开、收束、迁移、训练、互动、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都基本具备。
对于我个人而言,示范课就是日常课,日常课就是示范课,不必刻意地“秀”示范课。这次学校安排的两次试讲、一次正讲,我都没有使用同样的题目。我的每一堂课都是用生活到此时此刻的这一辈子备课的,其教学内容当然就融入了我关于人生、关于李白、关于教学的所有想法和经验。
我认为上好一堂好课应该有这几个标准:首先应该有思想和理念上的突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更新了思想,获得了理念的突破,这是课堂最为核心之处。第二是方法和视野。老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探索,学会自主学习,拓展视野,知道天高地厚。第三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要熟练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及时把握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在第一时间将学术前沿的知识传播给同学们。第四是教学过程的美化,教案要撰写精致,PPT要制作精良,表达要富有情理趣味,老师自己要行端表正、成为人中“精品”,给学生一个美的示范。这些内容虽然琐碎,但是都是一堂好课的要点。
2017年12月,“永远的苏东坡”纪念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暨登陆海南920周年系列活动。
记者:您平时工作很繁忙,社交活动也非常丰富多彩,在电视台录制节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上并且主持、演讲。作为学生,我们特别向往像您这样的生活。您能和我们谈谈这方面体会吗,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启发。
海滨老师:第一,做自己,做自己喜欢。我本科是从物理系转到中文系的,我坚持了自己的兴趣,把专业职业做成事业志业。第二,“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古代文学专业需要大量的背诵、抄写以及各种写作训练,即使我们现在有着先进的copy手段,事实上文字不在你手上、口头、心里流淌若干遍,你无法体会那种美感。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辛苦,我甘之如饴。我先后在五所大学求学或者访学,都始终认真勤勉做学霸,平时更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做科研,备课,有了这个下功夫沉潜的阶段,才能有参加各种各样学术交流活动,才能有这样一个看上去好像bling bling的生活。
人是第一位的,工作固然很重要,爱学习、爱工作、爱生活本身也都是在爱“人”。所以亲情、友情、婚姻、家庭,依然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和主题。你看那些古今中外的大文豪,他们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身边的亲人,他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是志不同道不合、但是互相欣赏的朋友。和朋友交流也是一个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学习新知、获得方法的过程。我很少把同学们当学生来看,和我交往就是朋友,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的交往,我始终注重这样一种平等关系。与朋友交而乐在其中,大概是这样的生活态度罢。
2009年12月,海滨教授在中央党校讲授韩非子的当代解读。
记者:您刚才说的这些,让我们看到了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其实您也是付出了许多努力。我觉得这点对我们学生来说很有启发,在校期间就是一个积累知识的阶段,厚积才能薄发。最后能不能请您为海大同学说几句赠言呢。
海滨老师:做到“有容乃大”比“无欲则刚”要困难一万倍。这句话可以供同学们参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些年我发现自己在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要做到“无欲则刚”并不难,大不了就是舍弃;特别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总有一天你会感到逃名逃利犹如逃灾逃难一样。“无欲则刚”侧重的是人与自己的对话,但到了人与社会对话的层面,就是要做到“有容乃大”了,这非常困难。所以,奉劝各位青年才俊,先从看起来比较容易实现的具体的桩桩件件“无欲则刚”做起,再学着砥砺自己“有容乃大”,成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长街式”人物,最终做到近乎纯粹的“无欲则刚”。
(文:齐梦笛/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