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万睿志 郑润泽 罗乔乔 张刘嘉懿 戎蓉)近日,2023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发布,海南大学龙文兴、刘铜、骆剑等三名教师荣获2023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中有躬耕山林、将实验室建在大山里的“雨林行者”,有行万里路、助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助农使者”,有坚守渔业、铸就科技创新大食物观的“南海卫者”,他们以“最美科技”服务国家战略,以“海大智慧”回应现实需求。
“雨林行者”龙文兴——热带雨林和长臂猿的守护人
“山里湿度大,被褥总是潮湿,而且经常下雨,住的帐篷里也常常涨水,生活非常艰苦。”回忆起在海南热带云雾林实地科研的经历,龙文兴感慨道。
龙文兴(图中左一)在山间考察。
分布在海南黎母山、霸王岭、尖峰岭中高海拔地区的热带云雾林是特色山地森林,那里云雾笼罩,人迹罕至,空气湿度饱和,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龙文兴说:“进行生态研究必须走出校园,深入山林,闭门造车无法观测到自然现象,更无法实地测量获取一手数据。”自2008年起,龙文兴就带领团队深入海南热带云雾林,在陡峭的山脊间建立了固定监测样地,标记树木,对植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森林生态功能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实施附生植物减水控制实验及树木的磷素添加控制实验,探究高海拔热带森林植物对环境适应机制、物种共存机制及全球变化对高海拔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
“苦行僧”般的研究也结出“硕果”,近年来,龙文兴带领团队主持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在热带云雾林生态学研究方面不断开拓,发表了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了6部著作,获批了4项发明专利,编写了3项国家行业标准。
龙文兴团队还将目光聚焦于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在枝繁叶茂、藤蔓交错的热带云雾林中,时而可以看到长臂猿的身影倏忽闪过,“海南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海南分布仅有不到40只,非常珍贵。”龙文兴介绍道。
扎根深山两年间,龙文兴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与中国林科院、贵州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合作,带领团队在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建立了360余个间距为500米的网格固定监测样地,初步弄清了长臂猿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及其在食物、营养、能量和夜宿生境供给特征;利用红外相机和人工观测等手段建立了长臂猿档案与数据库,记录长臂猿的生活状态,在科学化、常态化的保护模式下,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对于未来的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龙文兴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与跨学科国内外专家开展深入合作,深入了解长臂猿分群机制、迁移扩散规律、退化栖息地恢复规律和生态廊道构建等,研发推广长臂猿文创产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增进公众对于长臂猿的认识了解,建设社会化的保护格局。”
“护农使者”刘铜——农户和农产品的护航人
木霉是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真菌,以其制成的菌剂是一种无毒的生物制品,对由镰刀菌、腐霉菌等引起的植物病害有防治作用,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改良土质并提高作物品质。作为木霉菌剂主要原料的孢子粉,如何规模化生产并提高其产量是木霉菌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难题,在产业化过程中还涉及发酵工艺的设计,“这并不是我所熟悉的领域。”刘铜坦言。
刘铜(图中右一)在进行实地调研。
为了突破这项技术难关,刘铜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企业取经,反复设计、修改试验方案,亲自带领团队在实验室开展小规模固体发酵试验。在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初期,菌种极容易被污染,他与团队一直守在实验室,时刻不停地监测发酵过程的温度与湿度。
“做实验几十次都是失败的,历经了五到六年的时间,才实现了木霉菌剂产业化的成功,这个过程里充斥着无数次的失败与无数次的改良。”刘铜回忆道。
刘铜和团队常常“挽起裤腿、沉在田间地头”,将实验室扎根在农田里。每年,刘铜进行的农业种植技术指导高达200余次,尤其在病害暴发的极端天气,他会提前做好相应预案,组织团队及时奔赴田间生产一线,为农民送去产品并进行技术指导,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皇天不负有心人,由刘铜提出的木霉菌剂应用关键技术,因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绿色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哈密瓜、西瓜、黄瓜等作物上得到高效应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刘铜团队还将木霉菌剂的使用方法和当地的作物种植情况、物候变化情况等有机联系,构建了木霉菌剂从基础实验研发到田间应用的完善体系,打通了木霉菌剂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截至目前,刘铜已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6项,开发新型微生物产品15件,获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证3项,多项成果转化于企业,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海大给予的研究平台、实验条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帮助下,我们将会建立‘微工厂模式’,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处理成微生物肥料或农药,应用到绿色农业生产中,打造循环农业。”刘铜对未来研究有着明确的计划。
“南海卫者”骆剑——南海人工渔业育种和养殖的坚守人
“八年奋斗,只为苏眉。”苏眉鱼是全球十大濒危物种之一,也是日夜游弋在骆剑心头难以放下的艰巨任务。
骆剑(图中左二)在海上检验研究成果。
博士毕业后,骆剑加入陈国华教授课题组,选择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祖国蔚蓝的南海,倾注在热带海水鱼类的研究与应用中。最初,为了摸清苏眉鱼的习性,骆剑带领研究生轮流蹲守在海上渔排和养殖基地,“海上风浪大,大家常常吐得东倒西歪,甚至不小心掉下海里。”他回忆道。
同时,因为苏眉鱼产卵多在傍晚,且发育速度迅速,必须在10个小时内运送到育苗场,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团队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历时8年,课题组终于在2014年迎来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在人工条件下的苏眉鱼产卵、授精、批量育苗,人工培育波纹唇鱼幼鱼高达5.4万尾,达成世界首次规模化繁育的记录。”骆剑激动地说。
突破苏眉育种问题并不是终点,课题组十年如一日,不断向鱼类性别研究这一被称作生物学研究的“皇后”难题发起挑战,他带领团队开展了波纹唇鱼、金鲳、高体鰤等品种的性别遗传机制解析,完善脊椎动物性别进化的拼图,研发了人工雌核生殖与性别控制技术,开展精准性控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从实验室到餐桌,如何解救世界濒危物种,打通优质鱼类产品产业链,增进人民渔业福祉,亦是骆剑一直坚守的“蓝色信念”。在研究中,骆剑发现金鲳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可采用大型网箱养殖,但受到秋季小瓜虫和台风影响,养殖金鲳鱼损失较大,若能够加快其生长速度,在台风季和病害季来临之前收获,就能较好避免这些问题,助力金鲳鱼养殖产业发展。
从2009年至今,骆剑一直致力于帮助相关水产企业进行金鲳鱼的群体选育,他每年对数百条金鲳逐条进行性状测试和遗传分析,发表了30余篇研究论文、6项专利,并成功选育出生长速度高30%的金鲳“蓝粮1号”新品系。
“研究鱼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对于骆剑来说,人海和谐是一条需要无数深海渔人前赴后继劈波斩浪的碧蓝航线,着眼南海资源,坚持科技创新为民,并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传承。
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三位科技工作者深耕于科研生产第一线,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勇做新时代追梦人,他们携“最美科技”响应国家战略,以“海大智慧”服务现实需求,以实际行动矢志践行科技工作者使命,生动展现了海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精神,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海南自贸港科创篇章。
(编辑:王一钦)
《科技日报》原文链接:
海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龙文兴:热带雨林和长臂猿的守护人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0/281269c4125b495f9bc1131445dbf656.shtml
海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刘铜:绿色农产品护航人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0/60c890874a5549bab84f72fe8d8875b5.shtml
海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骆剑:南海“蓝色粮仓”坚守人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0/5d6c41491201434391a7ee7309604a8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