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人民日报》丨海大“热作人” 丹心驻海岛

2024.08.30 15:02

人民日报

(通讯员:王一钦 梁淑仪 廖丹丹)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何康为代表的科研人员陆续来到海南儋州研究天然橡胶,创造了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世界奇迹,使我国由无胶国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并开辟了海南热作科教事业,创建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海南大学前身之一),弥补了新中国热作科教的空白。

扎根海岛 立“热作”根基

20世纪50年代,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何康毅然从国家部委下沉到华南热作所这家基层科研机构,落户海南儋州。

“没有橡胶,也就没有轮胎,汽车跑不了,飞机飞不了,很多机械的东西都不能运行。可以说我们当年闯出了一条血路,证明谁也封锁不了我们。”以何康为代表的老一辈“热作人”把根扎在儋州,奉献国之重器,奠定了新中国热带作物研究的基础。

为了科研教学相结合,何康带头创建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热带作物高等院校。在进行橡胶研究的同时,培养热作科研的后备力量。

老一辈“热作人”的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热作人”在这儿扎根立业。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副教授蔡泽坪,是第三代“热作人”,他的“根”就在儋州。

“丹心,就是要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力争上游,发光发热。”他为了帮助学生修正论文,常常一个月吃住都在实验室。至今,蔡泽坪已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31篇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

在海南大学,像蔡泽评这样的青年教师还有很多,经他们指导的学生,带着海大“热作人”的爱国奉献精神飞向各地,成为一粒粒传承的种子,成为“热作人”又一代鲜活的血脉。

草庐创业 拓科研“荒野”

“山野崛伟业,草庐出俊杰”。老一辈热作科研工作者们建立了“草房大学”,后发展成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为国家的热作科研事业培养“后备军”力量。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的郑学勤来到海南儋州,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无数次深入胶林。没有米饭,科研人员们便用木薯充饥;没有食用油,便用处理过的橡胶籽油。

为丰富我国橡胶种质资源库,20世纪90年代,郑学勤前往巴西亚马逊河上游开展种质研究工作。不管何等艰险的境况,郑学勤的手中始终牢牢抓着收集到的高产橡胶种子。这些种子在海南岛上扎根,托起了我国橡胶事业的希望。

草庐立业,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的“热作人”扎根于此,开拓热作科教事业。

2021年,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教授于旭东从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来到儋州校区继续投身热作教育事业。

他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规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6项,科技创新2030生物育种重大专项课题1项。

“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掌握智慧农业科技的人。”

据介绍,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探索以“0.5+0.5+2+1”的育人模式为抓手,帮助学生发现短板,提升兴趣,在躬身实践中服务农业发展。

敢闯敢试 探产业“未来”

在儋州联昌试验站的一隅,一棵百岁橡胶树巍然矗立。这棵百年老树,见证了我国创造北纬18度以北大规模种植橡胶树的奇迹,也承载着“热作人”对橡胶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1958年,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迁到海南儋州,黄宗道和同事们来到海南岛扎根,继续埋头研究橡胶种植新难题。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他们探索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我国华南地区自然条件的橡胶种植与初加工技术,提出了“管、养、割”相结合的科学割胶技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橡胶科学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热带作物科学技术的空白。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天然橡胶科学技术体系。

长期从事天然橡胶产业技术研究的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研究员唐朝荣,针对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传统杂交育种效率低、病虫害严重、割胶伤树率高、产业链无法有效延伸等产业问题,在杂交育种、病虫草害防控、智能化割胶等环节,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取得一系列成果,支撑橡胶产业发展。

如今,宽敞的实验室,规划合理的橡胶基地,都给天然橡胶科研带来了助力。热作科研工作者从精密仪器中获取实验数据,再到田间地头对作物进行实时监测。一代又一代的“热作人”前赴后继,用奋斗托举起热作产业的未来。

原文链接: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6421284-500005713638

编辑:刘霞

审核:符涛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Copyright © 2024 开云app体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