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1897.12.28-1991.2.13),江苏丹徒人,冶金与金属材料专家。中国金属学与金属热处理的带头人之一,中国合金钢与铁合金生产的奠基人之一。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润的评价,是周志宏教院士的人生写照。与北洋大学结缘,再到哈佛深造,而当“七七事变”发生后,又毅然回国,投身祖国抗战事业中。教书五十载,奔波在三点一线兼顾多项工作忙到深夜,每一个选择都“不后悔”的背后,是扎实渊博的专业积累和对高效精准的不懈追求,更是对爱国奉献精神的完美诠释。
新中国成立有这样一批实践者,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奉献青春的力量。让我们走近他们,探寻新中国前进道路上的动人侧影,讲述绘就新时代华章的奋斗故事。
1917年周志宏进入北洋大学预科,1923年毕业后经教授施勃理推荐,去美国南芝加哥炼钢厂工作,1925年秋,周志宏进入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学习,1926年,获冶金硕士学位。在论文答辩会上,他的才华引起了在该校讲学的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苏佛(AlbertSauveur)的注意,同意他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由苏佛亲自指导。在哈佛大学学习的第一年,他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对亚共析钢魏氏组织形成的影响”,取得创新的研究成果。同年,获哈佛大学工程师学位并申请到了海林—介林奖学金。
1928年,揭示了纯铁在高速冷却下形成马氏体的过程。其论文被载入著名的《美国矿冶学报》,周志宏也由此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 随后,苏佛推荐他到美国国家钢管公司劳伦钢铁厂任研究员。该厂给了他一个关于“消除钢管表面缺陷”的课题。时未经年,厂方主管工程师意外地收到了周志宏的研究报告,惊愕不已,遂另眼相看。不久厂方获悉他执意回国,再三挽留,但被他婉言谢绝。1929年回到祖国,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兵工署兵工研究委员会助理委员。1935年,他被派往欧洲检验进口钢材及考察钢铁工业。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他立即返回祖国,受命筹备汉阳铁厂复工。
1938年到1946年,他领导的材料试验处和第二十八厂主要研制和生产国防与民用急需的高速钢、冲模钢等合金钢和铁合金。第二十八厂所属的重庆兵工基地基地生产的兵器,支撑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兵器生产的发展,催生了重庆这座工业城市。
1944年,又增加了拉丝模具钢、高碳钢毛坯、铬钢、钨钢、弹簧钢、弹子钢等。使第二十八厂成为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后方的合金钢生产基地。1948年,周志宏从南京回到上海,等待解放。1983年,起着手研究金属材料短缺补偿途径的可行性。当时他已年近90,还亲自指导进行直接还原研究直至1989年。1991年2月13日于上海逝世,享年95岁。
周志宏从教近50年,先后担任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大同大学等校教授,特别在交通大学任教的39年间,除任教授外,还担任教研室、系、学校领导工作,承担了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1951年他受重工业部委托,还在上海举办了理化检验短训班,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检验技术骨干。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他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金、机械科技人才。
在此,我们不仅仅是纪念他对材料学科的贡献,不仅仅是纪念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更关键的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周志宏院士用毕生的奋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