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应李德芳院长邀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著名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专家、原咸阳师范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所所长庞士让教授在学院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李德芳院长、各系主要负责人、部分教师以及我院全体在校研究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李德芳院长主持。
庞士让教授学术报告的主题为“科研创新三论”。围绕这一研究生迫切关注的话题,庞教授从科研创新的目标、科研创新的时机和提高科研创新的策略三个方面做出全方位、深层次的精彩解读。
首先,庞教授指出科研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学术研究的常态。当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要下大力气,要争取更大的实际成效。庞教授提出了人才的四种类型:横一型人才、竖一型人才、T字型人才和十字型人才,十字型人才也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即博中有专、并有突破。他强调,硕士要“硕”,博士要“博”;“学术不专难成专家,学术太专易成偏家”。在谈到科研创新必须重视自身水平的提高时,庞教授深刻地指出:“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状态,心境决定环境。”在科研中,他指出应做到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的互动;要做到“三品”互通,只有端正自己的人品,提高自己的文品,最终才有精品。同时,庞教授也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和经验,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我们。他将科研创新的主要表现归纳为“七新相承”:资料新、语意新、语句新、组合新、观点新、学科新、体系新。
接着庞教授深刻分析了当前科研创新的时机。他指出,科研创新的外部条件非常有利,创新的环境和气氛良好;当前,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庞教授语重心长地启发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因为“坐等机遇的是蠢才、抓用机遇的是人才、创造机遇的是英才”。庞教授妙语连珠、分析精辟,给在座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充分肯定当前社会文化精神领域现状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同时,他也痛心疾首地指出存在的三个问题,这就是信仰迷误、信任不足和道德滑坡。最让我们钦佩的是,庞教授能够既温故知新,又学新知新,随时随地更新“知识”,紧贴形势、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气息,做到常讲常新。
最后庞教授向我们讲授了科研创新的对策,即实现科研创新的方法,主要是坚持“四个善于”,即一要“善选”、二要“善读”、三要“善思”、四要“善写”。“善选”中,要做好科研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学会并善于选“料”,注重资料的积累和分类,善于抓住前沿资料、争议资料。“善读”中,要潜心研读,做到夯实基础、占领前沿,继而能登上学术高端;要宽泛地阅读,牢记“哲学使人聪慧、历史使人明智、文学使人敏锐”。“善思”中,要力争做到“三得”,即放得开、收得拢、突得破;要力求做到聚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相结合、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顿悟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善写”中,要善于练好自己的“笔头”,严格按照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和要求行文,要充分地讨论和修改,并争取有选择地分篇发表部分成果。庞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在场的教师和学生的强烈共鸣,老师和学生竞相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庞教授一一做出了精彩解答。
整场学术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李德芳院长代表学院对庞教授不远万里来我院讲学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通过本次报告,进一步促进我院科学研究与教学水平新发展,对于我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3月16日上午,庞士让教授又在四号教学楼104教室为我院全体本科生作题为“走好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的专题报告会。
庞教授结合当今中国发展形势和时代要求,将“中国梦”阐释为一个“自信的、坚定的、美好的、清醒的而又艰辛的民族复兴历程”。他从虎门销烟讲起,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在风雨中探索和建设的历程。他认为,经过无数代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的艰苦奋斗,我们的“中国梦”必将会成为现实。这就要求作为“中国梦之队”成员的同学们发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发展,为共圆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庞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竞相提问,庞教授一一做出了解答。这场报告会不仅使“中国梦”深深植根于同学们心中,更大大增强了思政专业同学的专业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庞士让教授为我院研究生作题为“科研创新三论”的学术报告
李德芳院长主持报告会
庞士让教授为我院本科生作题为“走好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之一
报告会现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