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老”,人们首先着眼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年保障制度,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这是正确的。但是,就此而止,似乎意犹未尽。需要加上养老的不可忽视的方面,即精神文化养老,那就成了圆满的答案。
一、人口结构老龄化和随之凸现的养老需求。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自20世纪后半叶至整个21世纪,人类进入长寿时代,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向各国各地区提出的巨大挑战。据联合国有关部门预测,人类社会面临两大人口问题。一是全球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急剧膨胀,1950年为25亿,2005年为69亿,2050年预计为91亿,100年间大约将翻两番。二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大规模的、迅速的、普遍的到来,全球人口预期寿命持续攀升,1950年为46.6岁,2005年为68.1岁,2050年将达到75.1岁,100年间提高28.5岁,增长幅度为61%。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和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愈加明显。上述两个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我们中国,人口总数仅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11月1日达到13.4亿,比全国解放前的4.5亿,60多年增长2.3倍;人均预期寿命大陆2010年达到73岁,比新中国建立初期37岁几乎增长一倍,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人口总数30%,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9400多万,占老年人口的22%。
我们天津市,截至201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7.9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65岁,高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岁,比美国还多2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比2010年再提高近1岁。
可见,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发展, 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高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以及相期而至的“养老”保障谋划和实施,是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难以回避又必须寻求破解的重大社会问题。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是“未老先富”,“边富边老”,而且有一二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福利化的历史经验。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是“未富先老”,来势迅猛,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滞后,改革开放以来虽有较大较快进展、成效日显,毕竟时间短暂,经验不多,实力薄弱,因此解决“养老”问题难度更大,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年保障体制。
二、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养老”机制和体系,要以确立和坚持正确的敬老观、尊老观、养老观为前提
人类能够繁衍生息,成为地球的主宰,依赖于先辈人与后辈人的传承、接续和递进,这是不言而喻的客观存在。后辈人对前辈人尊重、崇敬、爱戴,以及对在世老人进行供养、慰藉,是各个时代人们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因为,前辈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康,可说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贡献韶华青春,牺牲凌云壮年,传承了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深厚积淀,创造了社会进步的光辉业绩,积累了征服自然灾害、铲除社会邪恶的宝贵经验,作为有社会良知的人,对此是不会漠然置之的。在当代中国,所有老革命家、老干部、老战士、老工人、老农民、老知识份子以及几代先人长者,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流血牺牲,不畏艰险,一往直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拓创业、甘于奉献,更是我们耳濡目染、时时处处显现的活生生事实,对此,也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漠视老人就是数典忘祖。不尊重老人,不尽心竭力做好敬老、扶老、养老工作,不仅是违背做人的起码道德,而且是在直接否定自己。胡锦涛在1999年庆祝国际老年人年的讲话中说,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自己。我们常说,人人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每个老年人都应当活得愉快、幸福、有尊严。我们讲“养老”,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树立正确的尊老观、敬老观、养老观,并使之深入人心,传至久远。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三、“养老”,必须把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放在首位
广义的“养老”,包括“物质养老”和“精神文化养老”两大方面或称两大领域。老年人要生活美满、幸福、有尊严,既要有物质保障,丰衣足食,健康长寿,又要有精神慰藉,心情愉悦,颐养天年,二者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互转化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六个老有”概括起来就是满足和优化老年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不分年龄、代际和谐、人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同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完全一致。
解决“养老”,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基础,依靠生产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观点。所以,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任务。这样,经济实力雄厚了,综合国力强大了,社会财富殷实了,我们想问题,事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养老方方面面问题,才能底气足,后盾牢,举措实。否则,无异于画饼充饥,雾里看花,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我们谈论解决“养老”问题,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需要与可能统一起来。只讲需要,不顾可能,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强调可能,不顾需要,消极等待,裹足而不前。例如,在物质养老方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就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实行从出生到走进坟墓都实行高福利政策,不能与之作简单类比,生吞活剥地套用到中国,更不能把它称之为“普世原则”,实际上也没有超时代、国度的“普世原则”。我们制定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标准应惠及全体人民,实行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即使全国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也不能东施效颦,不分精华糟粕一并吸收进来。那些导致人们贪图安逸、沉湎享乐、不顾社会进步、不思人类进取、不管后辈承受的举措,必须弃置和杜绝,何况现在发达国家有识之士也在历数其弊端了呢!又比如,在精神文化养老方面,既不能消极滞后,无所作为,也不应操之过急,脱离实际,要与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可能承受的力度和社会建设总体安排可能支撑的限度相适应,积极推进,逐步提升。这包括建设老年文化教育体育娱乐设施,发展老年精神文化事业,保障老年人享受现代科技发展成果(诸如推进扶老上网和互联网升级,推广可视电话,改革电视收费办法),都要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指导原则。 四、精神文化养老,是社会建设、民生工程、老龄工作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如上所述,养老首先要解决“物质养老”问题。但是,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是有精神文化的需要和追求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精神文化的需要和追求越来越强烈,它在每个人生命延续过程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所居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卷第683页),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书第2卷第53页),这就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塑造、需求和享受。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实行精神文化养老,是题中应有之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已经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这些年来,解决物质养老问题得到了可喜的成果,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步伐,迈上新台阶,提升新水平。与此同时,应当把“精神文化养老”问题提得更响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缜密策划和付诸实施。老年人,不管原来站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职业,都为国家、社会、冢庭、后代操劳了大半生,按照国家退休制度规定和依照自然规律步入人生旅途颐养天年阶段,“他们的心静了,身闲了,肩轻了,步缓了,空(儿)多了,更自由了,更超脱了,闲哉悠哉”(老年大学学员语)。他们应当以一个令人心仪、众人羡慕的方式安度晚年,享受精神文化养老的幸福和愉悦。实行精神文化养老,好处多多,效果显著。就举办老年学校教育和开展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来说,它能够启迪心智,强身健体;抚慰心灵,梳理情思;提高素养,升华人格;砥砺创新,老而弥坚;深掘潜能,大器晚成;聚集群体,激荡活力;交流情感,增进友谊;营造和谐,促进稳定。自觉追求精神文化养老的银发长者,在追求养心、积蓄精神财富的同时,还会对养身的物质需求保持淡定,甚至弥补物质待遇变化的缺憾。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办学实践表明,精神文化养老不仅是老年人渴望要求的,而且是民生民心工程建设中行之有效的。首先,这所学校在不断提升软件硬件实力构成水平中,入校人数逐年大幅度增长。自2004年以来连续8年以年均超千人的规模扩大,从2003年的5307人增至2011年的16684人,增长两倍多,学员来自全市各区县和部队干休所、外地来津探亲老人及在津工作外籍人员亲属。显示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性、群体性。一所学校学员持续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十分鲜见,可见其影响力之广。其次,这所学校吸纳的学员来自社会各个界别、阶层。它面向全市退休人员和其他老年人,包括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营企业冢和个体工商业者,遍及各行各业;原为干部的,有省部级、地局级、县处级和一般干部,同窗共读;原为专业人员的,从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到无职称,兼容并立,入校后都是平等的一员。显示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包容性、层级性。一所学校维系着各种群体、多种阶层的老年人,可见其凝聚力之强。再次,这所学校学员结业后还要继续深造,留校率出奇得高。办学初期,学员在校学习某一专业课程结业不走的不足三分之一,近几年已高达90%以上。因为这里前后开设了近200种课程可供选修,多数专业课程又分为基础、提高、研修、创作、表演等多个层次,同一种课程还有不同学派、风格的教师任课,学员可以各选所爱、满足心愿和追求名师、博采众长。显示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深切性、哲理性。一所学校吸引着学员长相厮守,可见其魅力之无穷。实际上,入老年大学的学员,是把在校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当作晚年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作高品位养老生活的重要内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甚至命运同学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只要生活能够自理,行动可以进出校园,思维尚能正常表达,就不愿离开学校,把它当作知识殿堂、精神家园、交友圣地和休闲沙龙,当作老年人的一片净土、热土、乐土。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老年教育活动场所,是老年人进行精神文化养老的极好去处。希望对此有高度的社会共识。 五、精神文化养老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
从广义的精神文化概念而论,凡不属于物质养老范畴的内容,都可以涵盖于精神文化 之中。这在一篇短文中难以尽述,这里只谈谈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为老年人排遣孤独、寂寞,使其获得精神慰藉。
老年人退出原来工作岗位和改变生活角色,往往意味着离开熟悉的群体和习惯的环境,进入离群索居、孤影相望的窄小天地,孤独感、寂寞感油然而生,心灵内出现伤痛、无聊、无奈、沮丧、寡助甚至比物质方面的某些亏缺还要难过。特别是我国家庭结构的巨变,人们向往的四世同堂、儿子绕膝的景况不复存在,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一人世界)或者一双老夫妇家庭(二人世界),想找人聊天、唠唠嗑都成了难以企及的奢望。因此,社会各界和其他年龄段群体要千方百计地满足老年人极其渴望的家庭温情、亲友交往和社会关心,特别是多年革命、工作、劳动的老干部、老战士、老工人、老农民、老知识分子,仍希望有组织上的联系和管理。这要保持和开辟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要为老年人注入家庭温情、血缘亲情。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讲求百事孝为先的人间美德。子女和隔代孙辈要把解除、排遣老年长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的孤独、寂寞、忧愁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成为经常挂心的作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该法修订草案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不论法律条文最后如何表述,这方面的要求是完全应当的。
要强调社会关心老年人。对于能够自理活动的老年人(大约占老年人的80%),各级党政机关、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多方采取举措,尽可能使老年人能够重新融入集体,比如进入老年学校学习,投入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和联谊活动,志愿做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原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参观、旅游、娱乐、讲座等,使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充满快乐,这种投入不多收效甚高的举措,要大力提倡,普遍推广。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要入户照料和谈心,开展对
二是,要为老年人消除失落、失衡,使其得到社会尊重。
人进入老年,在家庭在社会都在经历角色的转换,从说话决断算数、无形有形受人尊崇、甚至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变成超越权名利的家庭普通成员、坊间寻常百姓、社会一般公民,产生在家庭在社会地位下滑失落,在角色转换中心理失衡的想法和感叹,很自然也在所难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就是要细心观察老年人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尽快校正、消除失落失衡心理,而且要反复进行,使其真正承认退岗、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角色变化是人人不可避免的行程阶段,新老交替、后来居上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标志,要自觉消除个人患得患失的苦闷烦恼,自律解除不适应角色地位变化的消沉寡郁,大处感受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小处着眼家庭和个人生活向好变迁,不迷恋过去做出的业绩,不在意过往发生的坎坷,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自寻心理平衡,充满乐观、宽容、豁达、快活。现在要强调的是,不论在家庭在单位在社会,都要切实承认老年人作出的业绩、积累的经验、付出的艰辛、砥励的品质,切实承认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承前启后者、后来人承接的宝贵财富,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挂在嘴边上,装在作秀上。
老年人最看重的是活得有尊严、有体面和做人的资格。在家中,他们十分在意后辈的敬重,能够听其忠言相诫,承其阅历相传,受其事业相继。在社会上,他们极为关心的是人格品德和政治地位的认同。为什么有新旧社会经历对比的老年群体,那么发自内心地热爱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在党的领导和优越社会制度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国家强盛了,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生活的国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有了尊严,人民大众不再受剥削压迫,获得解放和自由,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现在老年人要求的尊严,不再是单纯的吃饱穿暖、住有所居,而是要政治民主、文明,经济开放、自由,社会公平、正义,个人独立、自主。或者说,生活更有质量,精神更为愉悦,说话更加理直气壮,干活不受指责盘剥,才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啊!
三是,保障老年人的知情、参与,使其继续做社会发展的动力。
200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方针,基本框架是“健康、参与、保障”。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对老年人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些浅薄人士视老年人为单纯“消费者”和不再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力量,有意无意使其边缘化,甚至视其为社会的“累赘”。这当然是荒谬的。老年人有丰富的多方面的经验,应当采取多种渠道、创造多种形式、提供多种方便条件,使其继续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扬其所能所长,在推进建设、改革、开放中发挥有益作用,成为积极促进派和必不可少的一支力量。
我们国家政治制度之一,是到了一定年龄就要退出政治舞台,卸掉所任职务,赋闲在家。人到了老年,精力有限,担任繁重工作有些勉为其难,有时反映不那么敏锐,知识更新和开拓创新受到局限,而社会要前进,事业要发展,人员要接续,让位于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员执掌大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由此在众多领域限制老年人参与,则是值得考虑的。现在,推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有一个内部掌握的年龄高限规定,这样全国和省区市人大代表中,进入花甲之年、特别是古稀之年以上的代表就寥寥无几了。我认为这是个缺陷,应当在选举法中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年长的代表,如同规定要有基层工人农民的代表,华侨的代表,一定比例的女代表和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代表一样,保障这些年长代表更深入、更全面地表达老年人的意志和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建议经过法定程序对选举法作此修改。
口帮助,搞好广播电视网络服务,使之也能与社会息息相通。 四是,要为老年人更新知识,使其享受高科技成果。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我国多数老年人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技能比较欠缺,加之当代科技创新突飞猛进,许多高科技产品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这就向老年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即提高科学素质,应用高科技产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享受高科技成果,提高生命生活质量。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生动活泼的传授方法,使老年人掌握计算机技能技巧,能够上网冲浪博;进行数码图像处理;掌握音频、视频设施,使用手机、VCD、DVD、可视电话、数字电话;掌握日常生活用品,使用银联卡、购物卡、数码相机、数码摄相机、数码摄影机争做享受高科技成果的现代老人。从而会使老年人“耳聪目明”,信息灵通,视野开阔,活动自如,交往方便,能力增强,生活充实,乐趣丰满,气质高雅,风貌动人,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同时,能在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交流中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更广泛的话题,有更便捷的渠道,促进代际融洽、家庭和谐、亲情充盈、友谊绵长。而且能够有效抵制和消除使用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对上网中的物丧志,沉溺网络不能自拔,受淫秽暴力凶杀网页污染,遭网络信息误导欺诈,受不法之徒蒙蔽,受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等等,予以警觉、警示消毒,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老年人独特作用,获致高级精神文化享受。至于引导、教育老年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常怀忧国忧民之情,永葆革命晚节,更是自不待言的。
“精神文化养老”是一个急待开发、急需关注的课题,以上权且作为抛砖引玉之谈,求教于大家。
中国老年大学网 2012-04-20 11:09:22 作者:马贵觉 来源:天津老年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