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晚上8点整,图书馆“湖畔讲坛”系列学术讲座(暨海南省社科联2014社科普及项目)第46期在我校图书馆北馆五楼多功能报告厅隆重开讲。本次讲座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李俊教授担任主讲。
李教授从一个大学如北大、清华、海大等的大学精神,到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科学、人文、卓越、批判与宽容精神这五种与大学这一特殊职业相对应的精神,侃侃谈起,由此引出了今晚讲座的主题:无论是个人、机构团体,还是一个国家都要有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核心价值观。而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也已经形成了这个时代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国家和民族精神。
接下来,李教授详细阐释了新中国自建立以来的国家价值观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建国道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建国至中苏论战时期,国家价值观坚持以世界无产阶段革命的价值取向;到中苏完全分裂至毛泽东逝世的第二阶段,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开始将视野悄悄地转向第三世界,转向民族主义运动,为第三世界的人民争取正义和解放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价值取向;
第二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3年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信奉的意识形态从“旨在摧毁类似美帝国主义这样的政府”,改变成注重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第三阶段:从2003年科学发展观提出至今,形成了“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进行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合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
今天,习近平主席所号召全国人民要努力实现的“伟大中国梦”,是新时代对古老的中华民族国家价值观的伟大传承与演绎。历史从今上溯到千年以前,有中国的盛唐时期;历史从今上溯到两千年以前,有泱泱秦汉帝国,古老的中华文明曾经闪耀在世界文明史上;而一百多年以前,中华民族饱经磨难与欺凌。
最后,李教授寄望同学们勿忘历史,勿忘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把当下流行的热词“中国梦”转化为复兴中华的行动,让新的时代精神引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字:海大记者团:周倩游玲;修改:图书馆张红霞;摄影: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