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2012年06月27日 10:33

中国海洋报讯(记者 高 悦)6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2011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0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公报》显示,2011年,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损害。海水、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于本底范围内。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但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总的看来,2011年海洋环境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2011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二是浮游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监测结果表明,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浮游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但部分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不容乐观。 三是海洋赤潮灾害有所减轻,溢油等海洋突发事件风险加剧。2011年全海域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来最低,绿潮发生状况与上年基本一致。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黄海、东海和南海局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日本“3.11”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海洋环境放射性应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 四是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陆源排污仍是影响海洋的主要原因。2011年54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比上年略有增加。监测的445个入海排污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2%,与上年相比提高6%,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达标率较往年有所升高,但仍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2006年~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历年均有60%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为第四类或劣于第四类,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污染状况总体呈加重趋势。 五是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休闲娱乐区水质总体良好,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环境可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除蓬莱19-3油田以外,监测的其他海洋油气区环境质量状况均基本符合海洋油气区的环境保护要求,未发现海洋油气开发活动对周边海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www.pwnwords.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