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法研讨会”聚焦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7月16日,正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法研讨会”就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进行专题讨论。国际法委员会前主席、国际法研究院院长、印度外交部前条法司司长拉奥主持,7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分别就仲裁案有关问题发表看法,包括国际法院前法官卡洛玛、英国外交部前副法律顾问沃默斯利、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诺德奎斯特、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塔尔蒙、武汉大学教授易显河、台湾海洋大学教授高圣惕、清华大学教授卡蒂,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李适时参与专题讨论并发言。 卡洛玛表示,仲裁庭所作裁决明显违反“国家同意原则”,无视裁决可能造成的后果,就历史性权利等问题做出的解释毫无根据。沃默斯利表示,仲裁庭在不确定有关岛礁主权归属的前提下即认定岛礁的法律属性,明显是“本末倒置”。诺德奎斯特表示,仲裁庭绕开缔约国根据《公约》所作排除性声明,为确保管辖案件,极力降低门槛,绕开《公约》为强制程序所规定的前提和例外,“开创了恶劣先例”,也会进一步增加美国批约难度。卡蒂表示,仲裁庭没有善意解释《公约》条款,《公约》有关岛礁制度的条款被仲裁庭“肆意改写”,破坏了《公约》完整性。这也正好证明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立场是明智的,美国不批准《公约》也是明智的。美国、日本等国法律专业人士对仲裁裁决存在的上述谬误应该心知肚明,但这些国家政府仍要求中国执行裁决,其动机值得怀疑。 高圣惕表示,如果中国执行裁决,将意味着要放弃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以及其在海洋划界方面的一贯立场,因此中国不可能执行该裁决。易显河表示,仲裁庭未考虑亚洲处理海洋争端的特殊方式,其裁决结果也无法得到实施。塔尔蒙表示,虽然《公约》规定仲裁庭所作裁决应有确定性和拘束力,但如果裁决明显不合法,有关国家可不予执行。 李适时在参与讨论时表示,仲裁裁决在程序和实体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程序上,裁决超越了仲裁庭管辖权限,侵犯了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实体上,仲裁庭滥用对国际法规则的解释权,错误解释历史性权利和大陆国家远海群岛规则的国际法依据,错误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错误否定中国将南沙群岛作为整体主张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错误否定作为南沙群岛一部分的太平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李适时表示,仲裁裁决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严重影响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如果这样的裁决能够代表国际法和国际海洋秩序,那无疑会是对国际法治的沉重打击。 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凤凰卫视等近20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均对研讨会举办的此次专题讨论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