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刊载《中国“由陆向海”的战略挑战》一文指出,在中国由陆向海的战略转型过程中,至少面临着三大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西太平地区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破碎的地缘政治与制度治理的缺失。
文章说,中国海权意识已经觉醒,需要在风高浪急的海洋上确立中国的地位,在中国由陆向海的战略转型过程中,至少面临着三大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西太平地区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破碎的地缘政治与制度治理的缺失。
文章说,21世纪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战略变局便是中国海权的崛起,在30年间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大陆国家变成了一个海运国家,中国的利益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海洋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衢大道。利益边界已经扩展至全球,但是中国的海军力量却依然局促于西太平洋,美国中国问题专家阿伦·弗里德伯格认为,海权之争是中美博弈的重要舞台,中国无法长期容忍自己的海上交通线受制于人的局面。
文章说,现在,中美海军技术水准的差距在缩小,中国海军的活动空间在不断拓展。在2007年以来,中国海军编队已经20余次出入西太平洋进行演训。2008年12月,中国海军已经14批次前往亚丁湾护航,在世界海权的版图上有了中国海军的一席之地。2001年小布什上台之后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但是反恐战争使美国将主要的力量投入到亚洲内陆。2008年马英九上台之后,两岸关系缓和,中国海军发展获得了更大空间。当2010年美国“重返亚洲”之后,面对的是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中国海军。
文章说,航母战斗群是海权的象征,但是中国航母下水并没有引起美国的过多关注,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航母并不足以对美国构成威胁。反倒是中国发展的反介入力量引起了美国的关注与焦虑,东风-21导弹被美国称为“颠覆游戏规则”的武器,该型号导弹可以打击大洋上移动目标,对美国航母等水面舰艇构成了潜在的威慑,由此将美国海军的王牌力量拒止于千里之外。
对于中国海军实力的发展,美国以“战略再平衡”进行应对,2020年美国海军力量的60%将部署在太平洋,此外,美国还重新铸造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联盟网络,从东海到南海,中国海洋边界争端此起彼伏。这其中有中国海权迅速崛起带来的冲击效应而引起美国的应对。无论中国如何不情愿看到美国的“围堵”,美国是一个世界性的海上霸权国,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文章指出,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母交付使用,引起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2013年4月中国海军副总参谋长宋学表示中国将不止拥有一艘航母,未来会建造更大的航母。美国军方的评估认为,中国航母不会被用于与美国一较高下,而是改变了周边海军力量平衡。
文章说,日本和印度一东一西,似乎在框定中国海权发展的空间限度。 钓鱼岛的争端经久难解,与“冷战”时期形成的“第一岛链”情结不无关系。在世界海战史上,只有美国与日本进行过航母对决战,虽然日本因战败而不能有国防军,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之一。日本一直寻求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合作。而印度近期宣布退出美日印三边海上军演,避免刺激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会默认中国海权的发展,因为印度对海权也抱有深深的兴趣。未来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印度洋,因为中国经济与战略正在“向西看”,从新一届中国外交团队的出访路线便可窥一斑。向西看无非陆上与海上两途:“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是中国走向欧亚大陆的路标;而从海洋进入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必经印度洋。可以预见,随着中印两国的发展,在印度洋上将会有更多的交集,如何彼此理解与合作是个问题。
文章还指出,在日印中间的南海最近也是麻烦不断。中国新外长王毅首秀,便选择了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四国,足见南海问题的紧迫性。从长远来讲,中国终归成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洋国家”,而南海是勾连两洋的咽喉要道,菲律宾和越南成为中国在南海的“瓶颈”。
主权国家观念被西方殖民者引入亚洲之后便成为地区秩序裂变的催化剂,民族主义情绪更是将领土纷争变得不可妥协。在绝对主权观念之下,领海的纷争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困局。从黄岩岛到仁爱礁,南海地区的历史边界、法理边界与实控边界交叠在一起。如果先理清边界,再重建秩序,或许百年都不够。南海地区面临的问题还是一个由破碎地缘政治结构与制度缺失造成治理难题。
文章说,从朝鲜半岛到印度这一由陆向海的边缘地带分属不同的地缘政治系统,从而使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着一个破碎的地缘政治环境,区域性的安全秩序缺失。冷战期间,美国虽然想建立亚洲版的北约,但未能如愿,只是通过不同的多边或双边军事同盟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轴心的联盟体系,美国的盟友之间未必是朋友,如日韩。换言之,在欧亚大陆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区域一直处于破碎之中,美国也没有整合的能力与意愿,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就是崛起的中国海权面对的是一个如蛛网一样的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