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上午,海南大学法学院首届刑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C113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答辩会的答辩人是2012级刑法学博士研究生武良军,指导教师为海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童伟华教授。本次答辩由5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刘士心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继成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的王志远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的吴飞飞教授以及海南大学法学院的阎二鹏教授。海南大学法学院的张静焕老师担任答辩秘书。与此同时,刑法学专业的其他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也到场旁听了此次博士论文答辩。 答辩人武良军同学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刑法裁判规范的理性证成研究》。武良军同学交代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并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作了介绍。他指出该文主要为破解我国当前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比较突出的解释任意性难题和多义化难题,寻找出一条可行的理论与实践解决方案或路径。在全文的思路和结构安排上,首先是导论部分引出论题,即从传统对刑法文本规范的解释转移到对刑法裁判规范的理性证成上;接下来是理论基础部分,具体包括了两章内容:即第一章概念的解读和第二章理论的诠释;在理论基础部分的阐释之后,论文详细阐述了刑法裁判规范证成的三个向度:即第三章的合法化论证,也就是刑法裁判规范的逻辑证成,第四章的合理化论证,即刑法裁判规范的实质权衡,第五章的正当化论证,也就是刑法裁判规范的程序证成。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对论文讨论的基本脉络以及所欲重点揭示的核心论点进行了简要概括。 答辩会严格按照海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进行,评委们对博士论文进行了严格审核,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武良军同学对评委们提出的问题思路清晰、陈述流畅且较为准确地做出了回答。评委们认为,武良军同学的博士论文敢于挑战法理学与刑法学科交叉的刑法裁判规范的证成问题,从法律论证理论的视角来展开对刑法规范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拓展目前我国刑法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通过刑法裁判规范证成问题的系统研究,可以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处理转型时期不断涌现的新型疑难刑事案件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因此该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该论文论述充分、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材料翔实、行文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宽阔的学术视野,在刑法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较高的论证水平,达到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 经5位答辩委员讨论,经匿名投票表决,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其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刘士心教授宣布武良军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法学博士学位。
//www.pwnwords.com
答辩人在答辩中
//www.pwnwords.com
答辩组专家认真听取答辩人答辩
//www.pwnwords.com
答辩组专家、答辩人和旁听者合影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