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南大学法学院天涯法律讲堂自开讲以来,一直起着开拓海大法学人思维,丰富海大法学人素养,引领海大法学人求索,激励海大法学人前进的作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日前,著名思想评论家、历史学家秦晖、朱学勤两位教授应海南大学法学院之邀作客天涯法律讲堂,授予海大法学人人文之花,开启海大法学人思考的阀门,增亮海大法学人思想之光。
——知名学者、清华大学秦晖教授作客海南大学法学院天涯法律讲堂
2006年12月9日晚8:20,天涯法律讲堂第十九讲在海南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隆重举行。著名思想评论家、历史学家秦晖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中产阶级与民主参与”的精彩学术讲座。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段书臣教授主持了此次学术报告会,法学院张卫、韩立收、王琳副教授出席了报告会。
作为中国“文革”后的首批硕士研究生之一,1981年秦晖教授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经济史学理事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历史,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并担任《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工作。
讲座中,秦晖教授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了“中产阶级”以及其与民主参与的关系。首先,秦教授通过历史回顾的方式,追溯“中产阶级”的词源——西欧中世纪的“中间阶级”。接着,秦教授通过对西欧“中间等级”有关情况的回顾,指出所谓的“中间等级”既不是贵族、资产阶级,也不是中等收入者,而是指相对于传统社会结构而言的除却贵族和农奴的那个等级。进而其又分析得出结论:对西方国家而言,中产阶级对民主化具有前提意义。接着,通过分析中国历史,秦教授认为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是不可能允许私人之间的依附关系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中间等级这一概念在中国所谓的封建社会是很难使用的。因而其又得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产阶级”是民主化的结果这一结论。联系到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秦教授指出这样一方面可能会加大中国社会的多元化,而另一方面则也可能使中国社会趋近于缺少中产阶级的社会状态。最后,在谈到中国的政治民主道路时,其感慨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价值方式和追求在各国是普遍的,但中国面临的问题是特殊的,因而其认为中国应当在普适价值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独特的政治民主道路。
秦晖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产阶级与民主参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回顾西欧“中间等级”产生的历史,还“中产阶级”以本来面目,从而破除了由于对“中产阶级”以及其和民主关系的认识不清而产生的种种关于二者的神话认识。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大胆别样的思维方式尽显其作为在国内外有显著影响的学者和大师的风采,令在场的听众不由而生钦佩之心。在提问环节,秦晖教授精彩的回答也赢来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海南大学法学院发展报道组 文:杨贵芝 图:陈卫松)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