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序 为配合学校推行的三学期制试点改革,法学院冬季小学期“法学名师课堂”于2008年12月22日隆重开讲。自12月22日到24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原海南大学校长谭世贵教授主讲第一讲——法治理论与实践。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讲座的学习,并对“法治”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心得体会 谭世贵教授主讲的“法治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实现法制到法治的历史跨越。包括社会主义法制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法治的概念、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对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反思、依法治国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以及“新十六字方针”。
第二部分,科学立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包括科学发展观对立法工作的指导意义、科学立法的内涵、立法民主化的问题、科学立法的体制保障(违宪审查体制)、提高立法科学性的措施等。
第三部分,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政府。包括建设法治政府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
第四部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包括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司法公正、司法高效、司法权威的具体含义与相互关系;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机遇与挑战;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若干构想。
第五部分,法律监督、权力制约与制度建设。包括对法律监督的概念诠释、权力制约的规律和要求、加强法律监督与权力制约的极端重要性、防治腐败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六部分,保障人权与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制度创新。包括人权的概念、分类与特征;人权保障的历史发展;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基本特征;保障人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保障人权与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制度创新问题(我国 “四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创新构想、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问题探讨、以程序制约国家权力的思考)。 谭世贵教授作为海南大学前任校长,对海南大学、尤其是海大法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关注。此次应邀带病回到海南大学为法学院的学生做专题讲座,使得我们学生深受感动,同时受到了全体同学的一致好评。
我国一直提倡建设法治社会,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还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法科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贯彻国家宗旨、提高法治意识,为祖国未来的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课堂上,谭世贵教授不仅注重向我们传达有关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他也同时教授我们有关做学问、做研究的技术方法和逻辑思维过程。谭教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法治”的深刻内涵,利用对中外法治理念和实践做法的对比分析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不足,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我国未来的法治建设做了具体的展望。短短三天的课程虽然不足以让我们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但是谭教授倾其所能,将法治理论研究领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并以丰富、生动的事例和语言教授给我们,鼓励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已经使我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谭世贵教授在每次课程结束时都会留给同学们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提问,同学们的提问积极性很高,有很多同学踊跃发言并敢于对谭教授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希望争取到与名家面对面探讨法学问题的机会。谭世贵教授也对同学们积极学习、把握机会、敢于否定权威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同学们的提问都一一做了详尽的解答,其中不乏幽默的辞藻,讲座现场气氛更加活跃。很遗憾我自己并没有把握住提问的机会,不过从其他同学的提问中我能感受到,大家确实就谭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而从谭教授的回答中我也对“法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变。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现在和将来的主人,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尤其对于我们法科大学生而言,关心国家政治、关注社会民生、时时更新法治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将先进的法治理念和研究成果与国家的制度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为促进国家的法治发展和提高民族的法治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法科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党员,这不应该仅仅是我的理想,更是我的使命。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将我所掌握的这些知识传给那些法治意识薄弱的人,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法治建设中来。 二〇〇六级(一)班 张鑫彤
200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