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蓉
走进海南大学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三教学楼的钟楼,顺着钟楼往下看,有一组由石柱构成的建筑群,在钟楼高耸的衬托下,这组石柱建筑十分引人注目,那就是著名的文化柱。作为“全国文明校园”,海南大学校内优美的风景数不胜数,文化柱就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清晨文化柱伴着朝阳前行,身影随着阳光转动,又伴着彩霞落下;夜夜蛙鸣里,这12根文化柱已经同着海大度过了15个春秋。
2003年,为了庆祝原海南大学建校二十周年校庆,12根文化柱在众校友的期待下落成。然而一句简简单单的建成又怎么能概括其中的艰辛?对于建造文化柱的艰难历程,近期海南日报做了专门报道。
海南日报采访了亲历文化柱建设的,时任海南大学副校长严庆教授。据严庆教授介绍,这12根文化柱,是2003年为纪念原海南大学建校二十周年校庆而落成。
严教授回忆道,当时海南大学面向校内外招标,7位校内外美术专家投稿,通过对投稿作品的不记名投票,最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到海大工作不到2年时间的年轻教师黄文智的设计作品中标。
项目已经定型,但是那时海大的经济状况不佳,尽管当时海南大学校友、海南中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德辉为支持校庆捐了50万元,但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支持项目的完成。为此,主持工作的黄文智老师几乎是无偿贡献了这个设计并亲自监工完成。因当地没有适合的雕刻师,黄文智不远千里前去福建寻找优秀的雕刻师,为了保证雕刻的质量,他亲自前去福建督工并参与指导。参与工作的都是最好的雕刻师傅,品质也过硬,如果雕工不合格,这些雕刻的石柱表面恐怕早已开裂了。每一根文化柱,都是外面一圈360度环形空心雕刻,内嵌一根钢筋水泥石柱,工艺之精美,雕刻之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紧张的雕刻,十二根文化柱终于完成。这时黄文智又舟车劳顿运回这些文化柱,为了节省人力开支,还请来自己的哥哥帮忙,兄弟二人不惧日晒雨淋,毫不间歇地指挥工人安装,赶在校庆活动开始前,将12根文化柱安装完成。
石柱上镌刻了历代名人如李光、朱熹、徐智、海瑞、王弘诲、丘濬等对海南教育和发展的论述,品味之后,更觉寓意深远。
据介绍,当时为了征集文化柱的内容,校内也展开了不少讨论,为了契合海南大学的教育使命,决定12根文化柱讲述海南的教育发展史,而所刻的史实皆由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夫妇搜集整理而成。
“这12根文化柱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由南向北纵深,面向海南大学北门,雕刻记录了宋元明清以及近当代的教育大家对海南教育发展的论述,寓意继往开来,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严教授解释说。
(以上出自于2018年4月16日《海南日报》)
文化柱一侧还躺着一块题记石,镌刻着时任海南大学党委书记赵康太撰写的题记,凝练了12根文化柱的内容:
“大海极南,中函奇甸。始皇遥领,武帝立郡。自唐以降,宦商迁戍,纷纷日来,熏染过化,风气渐开。苏轼抵琼,居儋四年,以礼乐之教,变化人心,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庆历四年,琼州始设府掌,诸英漕彦,读书者众。至明,中举者五百九十四人,中进士者亦六十有四。儒生文士,纷纷北仕中原。至清,琼台书院,东坡书院,雁峰书院等,已名重天下。弦诵之声相闻,礼仪之俗日新,衣冠礼乐彬彬然盛矣!明有丘濬、海瑞、唐胄、钟芳、王弘诲等,清有谢宝,韩锦云等。海南之风丕变,鼎臣既出,有邹鲁之风矣。
然琼崖僻处海隅,去京师万余里,舟车不便,商贾稀疏,汉黎杂处,生民维艰。读书为学之难,举世罕见,阙馔办学于桄榔至畔,忍饥读书于遐裔之地,冒死求学于帆樯之间,‘天下儒生之远而苦者,未有如琼州之甚者也。’若非如此,‘青衿之秀,日以增盛’,岂非梦境?
今我海南大学诸学子,源自四海,聚首琼岛,期谨记贤者修身为学、接物处事之要述,弘扬前人忍饥读书、冒死求学之精神,明人伦、崇教本、言忠信,行笃进、正其谊、明其道,今之德业日新,异日必云霄振翮。此为我中华崛起之伟业所需也!”
题记追溯海南教育文化历程,海南岛“始皇遥领,武帝立郡”,汉昭帝刘弗陵时将儋耳、珠崖两郡,合并为珠崖郡,虽立郡却像是个无人看守的留守儿童,汉黎文化差异、岛人的排斥再加上珠崖郡民风彪悍,苛捐杂税、官逼民反,曾屡次聚众造反,与官府对抗,这让海南岛虽有立郡之名,而无管理之实。造反,镇压,如此反复,让朝廷身心疲惫,直至汉元帝放弃对海南岛的管辖。海南岛被弃管多年后至冼夫人时代,才让海南岛重新回到大家庭,开始了“宦商迁戍,纷纷日来,熏染过化,风气渐开”的好日子。
“阙馔办学于桄榔至畔,忍饥读书于遐裔之地,冒死求学于帆樯之间,天下儒生之远而苦者,未有如琼州之甚者也”,相比自古以来“悬梁锥股”“映雪囊萤” 的刻苦学习,海南世风更有东坡先生桄榔树下办学、琼岛学子忍饥读书,进而冒死渡海北上求学的坚韧顽强。题记不仅歌颂前人的伟绩,更是借前人故事,鼓励海南大学的学子们不惧艰辛奋勇向前,期盼海南大学集日月之精华,山川河海之灵气,以大海的胸怀与气度,以渴求知识而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迎八面之风,采多元文化,促进海南大学精神文明崛起,海大之责,任重道远。
海瑞之《教约》为琼崖士子讲述了为人求学之道,文化柱上劲刻: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言忠信,行笃进,忿懑窒欲,迁善改过,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接物之要。大概备矣,诸生率此而行,夫何学之不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取自《中庸》,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南大学校训“海纳百川”,便激进众莘莘学子为学好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文化柱所记丘濬之言:
“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托处,熏染过化,几异而月或不同,世变风移,久假而客反为主劘獷以任柔,易介鳞而布缕,今则礼义之俗日新矣,弘诵之声相闻矣,衣冠礼乐彬彬然盛矣。北仕于中国而兴四方髦士相先矣,策民天府,到迹缙绅,其表表者,盖己冠冕佩玉,至于天子殿陛之间,行道以济时,而尧、舜其君民矣。孰云所谓奇者,颛在物而不在人哉!”
诚如丘濬所言,“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托处”,海南人口与日俱增,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灭亡后,避难的中原人氏纷纷来琼,当中不乏图谋恢复宋室的仁人志士。海南就此开始发达,带着当地人原有的黎族文化,结合大陆移居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海南岛渐渐开始儒化。礼仪文明的传播,百姓好学之心日重,海南岛开始改头换面。
除此之外,文化柱上还雕刻了孙中山先生巡视海南时所留《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节录,所选节录主要描写了海南岛的地理位置、人口以及商贸状况,称海南岛为“海疆之要区,南方之屏障也”。
12根文化柱所言之语句句入心,还待各海大学子仔细品味其中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