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林
文昌市铺前镇潭榄村村民林明焕,干了大半辈子农活,原以为地里再生不出什么新鲜事,可随着自己的土地经历了一番“死去活来”,这个花甲老农的心被深深震撼。他不再小心翼翼地看天吃饭,而是开始相信“科学的力量”。
曾经连杂草也冒不出头的盐碱地,如今被冰菜——这种以前从没见过的蔬菜,顽强地铺开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引种它们的是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江行玉。
江行玉让海南盐碱地重新找回生机,也把一条致富新路铺到了农民面前。不仅在海南,他还将冰菜等耐盐作物推广到新疆、内蒙古、越南等地。
一株株小小的冰菜,或将改变更多盐碱地的命运,也将改变以这些土地为生的农民的命运。
养活了几代人的地,一场台风就吹废了
2014年7月,那段属于海南人,特别是文昌人的残酷记忆,任时间过去再久也无法消散。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3级台风“海鸥”接踵而至,给琼州大地留下了满目疮痍。
台风刚刚过境,林明焕就跑到田头张望。“心一下就凉透了,哪里还有什么庄稼?”黑瘦的他呆站在田埂上,“昨天还好好的农田,今天就变成了水塘,积水最多的地方有两三米深。”
“那不是雨水,是倒灌来的海水。有人说,被海水淹了的地就等于是废了。”可林明焕不信,养活了几代人的地,哪能一场台风就吹废了?
他以为等几天就会退水,也以为水退了还能重新种植庄稼,直到土地把风干的伤口摊给他看——黑色泥土里掺杂着雪白的盐粒,水稻、地瓜、花生、包菜……一拨拨种子播下去,长出来的却是一茬茬失望。
“折腾几轮后,地里连草也不长了。”林明焕说,牛饿得皮包骨头,农民丢开锄头准备进城打工,“我不想去,可不去怎么办?地死了,人还是要活的。”
那时,他顾不上去想:他和乡亲们这一走,几千年来,被农民视作“命根子”的土地就彻底成了“鸡肋”。
逆着进城打工的人群,江行玉的团队在这个时候来到铺前镇。他们没有受到特别的欢迎。早把土地判了“死刑”的农民,宁可让地撂荒也不愿让他们折腾:“肯定没戏!”
“你们要拿这地种水稻、种玉米,还要种叶菜?别开玩笑了!”当着面,村民们直接拒绝;“那些握笔的手能扛得动锄头吗?”背过身,村民们还在议论。城里来的读书人说要让盐碱地“起死回生”,是那段时间村里人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
几乎是软磨硬泡,终于有几个农民肯站出来,把自己的土地让作试验田。但也不是白给的,地租从一亩一年500元涨到650元,比正常土地的租金少不了多少。
“那是农民不信我们,想让我们知难而退。”江行玉心里明白,可他憋着一股劲儿,硬是从科研经费里挤出了这笔钱,“我知道这事儿能成,越是难,越要做!”
满地的盐粒间冒出了嫩芽
江行玉的果决,不是书生意气。
1971年出生的他,脚步遍及山东、河南、浙江等省份,乃至美国、西班牙、以色列等国家,把超过20年的光阴交给一片片毫无生气的土地,亲手为它们披上一层层新绿。
2011年决定来海南,他有自己的考虑:海南有1800多公里海岸线,滨海滩涂因含盐量高而利用率低。把这些滩涂利用起来,能为沿海的百姓创收多少?
粗粗算了算这笔账,他就拎上行李,奔着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来了。
这间实验室于1999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是海南首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但江行玉来得不巧,那两年,实验团队青黄不接,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滞阶段,能利用的只有几间旧屋子、几台旧仪器。
“不能说从头做起,但也差不了多少。”他回忆道,小到培养细菌的摇床,大到10多万元一台的超速离心机,都需要四处“化缘”重新购买。新团队的教授和学生,也得经过一番“游说”才肯来。
就这样,把每分钱都掰成几块用,每个人都顶着几个人用,短短两年,江行玉团队启动了多个科研项目,一边开展对植物耐盐关键基因和调控机理研究,一边调研海南滨海滩涂耐盐植物资源,并通过实验室耐盐性鉴定、田间耐盐性评价和试种,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耐盐能力、适应海南生态区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品种。
江行玉的办公室里有几个脏兮兮的布袋。他把它们当作宝贝介绍:“里面装的是水稻种子。之前,我们已经从400多种水稻里筛出了3种比较抗盐的,还要做进一步研究。”
筛选良种,不是简单的挑挑拣拣。此前的400多种水稻种子,每一种都要先育出幼苗来,对幼苗进行盐处理,再根据幼苗的长势进行优胜劣汰。如今脱颖而出的3种耐盐品种,还要分别接受全面的评定,才能放心地发放给农民。
如此下来,光是筛选良种,就要耗上3至4年。江行玉不觉得麻烦:“科研嘛,就要舍得出力、埋头苦干、不怕认真,不能总想着走捷径。”
实验室里是干得热火朝天,但成果会不会只停留在论文上?江行玉说,起初,不少人对此持观望态度。所以,2014年的两场台风,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考——经过海水浸泡,海南有4万亩土地呈盐渍化,仅文昌市的罗豆农场和铺前镇就有1.6万亩良田撂荒,5至10年内无法种植常规农作物。
为帮助群众尽快恢复农业生产,2014年台风过后,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厅投入2000万元,启动了“海南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海水倒灌农田土壤盐渍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被指定由江行玉团队承担。
项目启动之初,江行玉选了一批耐盐能力较强的甜糯玉米种子,却不急着种下,而是用作物耐盐生长调节剂充分浸泡后才撒向田间。
“这是在干啥?”面对村民们的疑问,他形象地解释:“种地和抚养孩子是一个道理。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孩子很容易生病。自小打上疫苗,他们就能增强免疫力,更健康地成长啊!”
作物耐盐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就是让植物在长苗的关键期,既能够保证自身水分不流失,又能从土壤中尽量吸收水分。
慢慢地,满地的盐粒间冒出了嫩芽。
服了,产量比以前更高了
说起当时的心情,林明焕还是有些激动:“服了,才不过半年时间,死地就像被施了法一样,活了。”
2015年6月,省科技厅派出人员去察看项目推进情况。一抵达试验田,大家就松了一口气——满眼的翠色随风摇曳,嫩黄的玉米颗颗饱满,沉甸甸地压在枝头。经测算,第一批种植的玉米,在含盐量近1%的盐碱地中亩产达813公斤,与正常土地的产量相差无几。
第二批、第三批……玉米的长势越来越好,到了2016年5月,亩产已高达1800多公斤,每亩经济收入3000多元,比台风前的产出还要高!
敢闯敢试的江行玉从此在文昌名声大噪。谁到村里找他,只要问“种玉米的”在哪里,马上就有人领着去找。
村民们全都看在眼里,这些“种玉米的”,三天两头到村里来,一早到了就埋头扎进地里,中午也不离开,匆匆吃几口饭又接着干。林明焕说:“有些学生才20多岁,哪里干过农活呢?我让他们慢点、慢点,总还是滚了一身泥回去。”
去年的一天,深夜里暴雨突袭,整个团队几乎没合眼,牵挂着罗豆农场里才种下的种苗。第二天去了一看,稚嫩的小苗果然一株不剩。江行玉的博士研究生尹晓畅回忆:老师没说话,一个人在地里站了半天……
慢慢的,村民们不管江行玉叫“种玉米的”了。他们发现,他能种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每一种作物种下去都能活。原本了无生气的盐碱地里,水稻长起来了,菠菜长起来了,海芦笋长起来了,黄须菜也长起来了……处处是丰收景象。
江行玉从美国引种回来的冰菜表现更为突出。这种番杏科植物的适应性非常强,可耐低温、耐贫瘠、耐盐碱,在盐碱地较多的地区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一方面,在盐碱地生长的冰菜绿色无公害,而且售价相当可观,每公斤不低于30元。这种蔬菜在中国鲜有种植,村民们可以通过种植冰菜脱贫致富。
另一方面,冰菜及其他耐盐植物种下后,可以迅速提高盐碱地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分蒸发从而防止土壤返盐。更神奇的是,它们还可以吸收大量盐分,帮助盐碱地脱盐。
高分通过了这次“大考”,江行玉团队开始从海南走向吉林、新疆、内蒙古等地,就连越南湄公河流域海水倒灌农田改良和海水稻开发工作,都由他们牵头负责。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也纷纷计划于近期派员来琼向江行玉取经。
“取经说不上,我就是去帮他们把地种好。我们干这行的都是‘土包子’,这辈子就跟盐碱地较上劲了!”站在这片熟悉的田埂上,江行玉晒得黝黑的脸满是笑意,他目光所及之处,早已是一片葱茏。
(本文原刊载于2018年1月15日《海南日报》,收入本书时标题有所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