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功利
邓志声是广东龙川人,中学毕业于龙川一中。在高考率录取很低的年代他是镇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那时正值文革后高考刚刚恢复,正在田里劳作的十七岁的邓志声马上着手复习,和积压了十年的考生走上了高考的道路,最后成功的考上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邓志声的两个哥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放下书本太久,虽然参加了高考但还是失利了。
说起来邓志声到两院,大概要算是一个阴差阳错。70年代末的通讯并不发达,他在农村务农已久,对“农”有一种偏见,就不想再学农了,所以在填报志愿时,看到“农”的就不填,比如“华南农学院”。对热带作物感兴趣的邓志声误以为带有“华南”一词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也在广州,所以就填了,不曾想却阴差阳错到了儋县,也就是现在的儋州市。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才发现大学在广东省儋县宝岛新村,年轻的邓志声不知道儋州在哪里,甚至连“儋”字都不懂怎么念,还以为是“詹”。从这时起,邓志声走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从老家的县里坐公共汽车到广州,从广州再坐到湛江,再从湛江坐到徐闻,在海安轮渡码头上住一个晚上,然后买船票渡到海口,从离家到学校整整花了三天。最后到达海口,由师兄师姐接到学校。
1980年邓志声考上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到海南读书后学的是橡胶栽培专业,也就是现在的热作专业。最初整个院就只有三个专业:橡胶栽培,植物保护,还有橡胶加工,后来专业慢慢多起来。当时的全校学生大概六百人,老师可能就有四五百人。在学习时,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老师们像农民一样而不像教授,老是带着学生们去基层或者地里面去实践。实践课包括到胶园里面割胶、辨认橡胶品种等。学习的内容也经常是去胶园里面认品种,学会怎么识别百多个橡胶品种,还包括割胶啊,芽接等,在学生们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接触橡胶加工。
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样,邓志声和同学们在一二年级主要上理论课,也学习哲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大二大三就去农场实习,到八一农场、西培农场。虽然当时农场效益较高,学生们却没有工资,但是可以免费吃饭。邓志声印象深刻的老师是刘乃见。刘乃见是热作系的副主任,也是他的导师,老师通常是认真地手把手教授学生。那个年代的两院广济人才,来自各大高校的老师都不在意社会诱惑,就只是领一份工资。即使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贫苦,也都认真的做自己的事情,毫无抱怨,老师们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们。
学习之外的生活是格外艰苦的。当时的学生宿舍,是那四栋三层楼的黄色宿舍,现在已经全部都拆掉了。洗澡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需要去思源湖井里打水,洗澡就在井边的一个铁丝网罩住的地方。除了水少,电力也有限制,经常停电。停电时只能用蜡烛和煤油灯。除了生活,做科研的设备也很简陋的。全院的电力供给只能依靠七队的一个七百千瓦的小水电站。整个两院的用电量才七百千瓦,只有做实验的时候才会开这些电力设备。当时的路全也都是是土路,两院到招待所那一条街是唯一一条柏油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当时毛泽东主席提出建设海南,巩固国防,就在海南岛上修了三条柏油路,一条是西线,一条是中线,另一条是东线,也就是现在的国道223、224、225。
以前没有电视、电脑,所以每周一次的免费看电影就是学生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就像现在下乡放电影一样,以一种类似轮子一样的装置滚动放映的。邓志声谈及看电影时兴致盎然。看过电影有《甜蜜的事业》、《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巴山夜雨》、《高山下的花环》等老电影。由于海南省改革开放较早,所以还看过一些香港电影。那个年代的农村一穷二白,连电话也没有,农村的通讯要靠人力来传递,信是主要方式。由于学校离家太远,从学校寄到家需要一个多月。所以那个时候家长也是十分担心的。
那个年代的大学教育和研究生差不多,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算是是精英教育。以前大学生少,考上大学后毕业后基本不用考虑就业问题,邓志声的同学们在毕业后都被分配到了一些条件相对较好好的地方。邓志声在1984年毕业后选择了留校,继续在热带作物学系当助教。由于参加过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的调研考察,认识了许多专家,感受到了引进国外热带作物品种的重要性,所以邓志声选择于1986年去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情报所工作。
到情报所后邓志声被单位派到东南亚国家,引进我国内没有的优良橡胶品种。邓志声等年轻的学者被派到国外学习一些技术知识。由于那时候我们国家起步晚,1949年建国以后大概58年后才开始研究。国外有些国家从上个世纪19世纪就开始研究热带作物,国外的研究要比我们国家早一百年左右,所以我们国家当时很多东西都很落后,包括以前很多教材这些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马来西亚是当时世界第一橡胶生产国,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种橡胶都比较厉害,是世界橡胶水平排前五的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一年四季的温度都是30℃左右,天气炎热,和海南差不多,因为它是靠近赤道的,就是北纬15°到南纬15°的地区,属于热带范围,所以它冬天的时候气温都是26℃到32℃,也就是说靠近赤道的国家没有冬天,基本上没有冬夏之分,只有干季和湿季之分。比如说六七月份它就属于下雨季节,到12月、1月它就属于干旱季节,很适合橡胶的生长。
东南亚那些国家有很多机构,马来西亚国内就有橡胶研究所,它被英国统治上百年了,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很多人会讲英语。东南亚很多国家,像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是讲英语的。所以他们会两种语言,一种是当地的语言,一种是英语,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当时香港也是英国殖民地,也会英语,所以他们对外交流比我们国家的研究人员方便,英国当时也很重视橡胶。虽然它自己不是热带国家,但很多战略物资都是在热带。温带国家都有皇家热带作物研究所,主要设在东南亚和非洲。而且当时还没合成橡胶,都是天然种植的,所以他们很重视这些。像现在的汽车轮胎,很多都是橡胶合成品。橡胶一般七到八年就可以开割了。橡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很高,在海南相对比较好种,在湛江、云南那边如果有寒害,温度低,就会被冻死。橡胶作用很多,它的产品有七万多种,像我们做的鞋、飞机、汽车轮胎、坦克等等都用的上橡胶,用途很广泛。游艇、战舰都用的上,汽车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是轮子的基本上都要用橡胶,包括胶管、医用手套、家具、军事、航空等都用的上橡胶,无处不在。正是因为橡胶的需求巨大且用途广泛,邓志声等科研人员才一辈子兢兢业业的从事橡胶研究工作。
邓志声等人参与的工作,通过品种的引种试种,出了很多成果,例如将橡胶种植的纬度从北纬18°提高到了北纬24°,这项成就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在提倡集体主义的年代得到这些集体奖,放在档案,也让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当时邓志声做的这个情报工作家里人都不了解的,只知道他在搞研究工作,却不知道具体细节。
研究所的专家,尤其是青年,都会被公派出国到东南亚国家,当时邓志声等人相当于科技情报人员。作为懂品种识别的研究员,一般要收集到国外品种。现在的PR107,RIM600、PB86、RC11就是当时收集的较好的品种。每次出访大约要在国外待几个月时间,通常要等到完成任务或找到了新品种后再回国。当找到了想要的品种,就切割下来它的芽条送回来。
在东南亚的原始森林里收集橡胶品种时,条件很差,工作环境恶劣,蚊虫比较多,还有野生动物,那时就用狮马龙、吸蚊器剂、花露水、驱蚊剂等等。东南亚的蚊子比海南的还要大,还要猖狂,又有毒,环境很恶劣。得疟疾,出现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都是常有的事。在东南亚工作时期,一些热带水果也被引进到海南培育栽种,也引进很多植物,比如牧草,还有许多香料,如香草兰、香茅、丁香罗勒、沉香,都有我们的科技人员发现的新品种,然后带回国内。现在热科院橡胶所直接和马来西亚橡胶所建立友好关系,种子资源可以交换,技术可以互相交流;还办了国际培训班,东南亚十多个国家也都来学习,在海甸、城西校区,一年两次,主要是一些两院的专家培训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
在情报所工作时,邓志声等人除了要收集国外的品种和热带作物科技情报,还要翻译一些国外的科技资料,这些资料通常是英文的。邓志声的英语一般,但是由于对本专业的了解得比较多,掌握了一些热带植物术语,还编写了一些关于橡胶专有名词英汉翻译的词典和热带水果保鲜技术的资料等。
当时的橡胶研究十分受重视,当时的农垦部部长,后来的国家副主席王震亲自抓两院的工作。现在两院橡胶所附近的一棵柏树,就是他和何康、还有海南前省委书记许世杰三个人一起种的。情报所的工作是需要翻译人才的,在当时两院有国家分配过来的四大金刚。来自北大的叫赵灿文以及尤承霖,剩下的两人是情报所的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叫吴恭恒,他是留学法国博士,广东梅县人;一个叫李良政,是当时情报研究所主任,李良政,以前在国民政府的中英文报馆工作。当时“四大金刚”他们主要收集国外热带作物情报资料并翻译。对内,当时两院的一切资料,科研报告等都通过他们这四个人,对外的一切也都要靠他们审核和翻译,院长出国时都要带着他们做翻译。当时两院的一些外事活动,一些对外的都要依靠情报所的四位重量级人物。他们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资料。他们是一直在两院工作直到退休,一直为两院贡献。
邓志声在情报所干了一辈子热作情报信息工作,按他自己所说说不清楚自己对橡胶到底有多少贡献。感觉就是一直在分析那些国外的热作品种,编辑国外橡胶的资料。两院图书馆有六千多万关于我们热带作物的资料,都是邓志声这些人去搜集和翻译过来的。
现在邓志声是两院图书馆的馆长。这个图书馆最早是叫特种研究所的图书情报室,以前是信息研究所。如今的图书馆是1986年建的。当时情报室是在现在一教旁边的行政楼,只有两层楼,后来才加到三层。以前是土墙,石灰墙,墙砖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加上去的。原来像黄楼一样,没有砌墙砖,现在面貌都变了。以前一切都是手工登记,没有刷卡,学生借橡胶方面的书籍要手写登记,还书了才划掉,因为以前没有电脑,必须手写。当时这里左手边是中文书库,一楼右手边是外文书库,以及二楼走廊中间报刊阅览室,总共三个,旁边是自修室。书籍主要是橡胶类、农科类、政治类书比较多,不像现在有外语书、文学书,以前这些都很少的。教材都是些教材和辅导读物,其中部分教材是校友捐的。以前娱乐活动较少,只有看纸质书,没有手机电脑玩,来图书馆看书,查阅橡胶方面资料的人非常多。 如今互联网的出现就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大家都玩手机电脑,来看书的明显就少了。现在大家都喜欢自己在手机上看微信文章,邓志声说他也看,因为不管是大块头的纸质书籍,还是微信上的碎片化知识,都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随时更新知识。但医生说他患上了一种病,叫“信息饱和综合症”,不宜用微信,那个信息量太大,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太多,由于他长期搞情报工作,头脑输入量太大,几十年都这样,摄入各种信息、各种情报太多。如果现在还如此,那他的精神容易出问题,就没有用微信。
邓志声认为我国橡胶的未来,要现代化,特别是收割方面,要收割机械化。因为现在人工雇佣费贵。像90后的这一代人谁还愿意天还没有亮就早早起床到山上去割胶呢?80后的都不太愿意。现在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去割胶,爬山很辛苦,而且蚊子又多。所以现在橡胶面临的最大问题除了要改良品种和高产增产以外,更重要的是收割机械化,也就是说全产业链的机械化。现在的橡胶都是用胶刀割,还在用一百多年前的传统割胶的工具,效率比较低。橡胶研究所目前正在研究电动胶刀来实行机械化收割。另外我们国家橡胶要向高端化发展,发展军用工程胶,提高橡胶的价值。所以橡胶的突破点是全产业链机械化发展,产品要向高级化发展。
同时,我国橡胶要发展,回顾性研究也很重要。邓志声打算整理一下国外的科技资料,然后出一本书,书名暂定为《中国橡胶科技情报五十年》,给后人研究橡胶做个参考。在说到做书时,邓志声谈及因为当年割胶受伤的左手食指,现在手指头短了一点,但也不影响写字、打电脑。邓志声说道打算花五到十年时间,努力把这本书写出来,作为他对自己橡胶人生的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