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工商管理的研究与学习容易陷入“碎片化”,但是企业经营管理是立体的、动态的,因此,我们既要通过不得已的“碎片化”细致入微地研究企业经营管理,又要把握整体和大势,否则,就会脱离实践。最近从《国企管理》杂志上看到了一篇专访类文章,受访者所在的国有企业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阐述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有的还包括政策建议,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章是基于三点考虑:
第一,想帮助大家把握国有企业的发展大势;
第二,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将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固与建设方面发挥链长作用,因此,了解这些企业的发展大势有助于大家在上述企业的系统内工作或者与这些企业合作;
第三,每一位受访者的文字表达可以说是上乘的,可以说是一篇范文,对于大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乃至在工作中提高表达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1、张明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
加快推进工业品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
就电商经济而言,国内工业品电商平台在产品品类、供应商数量、技术实力、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 :一是统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工业数据安全 ;二是整合央企资源打造工业品电商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 +”和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作用 ;三是建议扶持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品电商专业,加强工业品电商人才储备 ;四是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分级分类工业数据标准及采集体系,统一工业品数据标准;五是加强工业品电商标准体系建设。
2、徐征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建造体系
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 B I M 计价政策、规范 B I M 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 B I M 模型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3、林龙安 全国人大代表,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各地应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立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政企合作,创新智能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智能城市建设项目可持续健康运营,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监管、智慧小区、智慧能源等的应用发展,实现民生政务、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城市管理一体化、智慧化。
4、王士岭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以数字化建设切实引导和支持传统业态转型升级
从监管到市场主体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切实引导和支持传统业态转型升级,提效率、降成本。兰田大力动员业户实施全方位数字化改造,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辖区市场电商普及率达 95%,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5、黄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
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端有效深度融合
制定适应数字生态的金融政策,鼓励中小银行提高“非接触式”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质效。积极引导金融科技企业和中小银行加大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对产业端的支持和渗透,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端有效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对于传统行业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和促进就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6、张云勇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总经理
推进运用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赋能数据治理
建议进一步加强法律保障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推进运用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赋能数据治理,落实还数于民。加强部委联动、行业协同,规划设计可信数字身份认证服务体系与数据治理体系的融合发展。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打出打好组合拳,共建可信数字身份认证服务基础设施,为公民提供数字可信的数据治理服务基座,做到治数于民。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加强规模应用,做好用数于民。
7、顾军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加快推进《原子能法》出台
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全球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绿色、低碳复苏,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尽快出台统领我国原子能领域的基本性法律,完善与我国核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法规体系,填补立法空白,表明我国促进原子能事业发展的国家意志和制度安排,树立我国负责任核大国形象,助推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助力实现“双碳”愿景目标,刻不容缓。《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已基本成熟,建议结合最新形势与战略需求,完善《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尽快出台。
8、曹志安 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当前电力用户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电网紧急安全事件明显增多,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9、张利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能集团总工程师
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的灾害防救能力
地下半地下空间是人工在地表下开创的新空间,是城市巨大的特殊空间资源,国内外都大力开发利用。对于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的灾害防救能力,一要提高认识,将地下半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灾害防救的重要领域;二要深化研究,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间工程防灾标准;三要加强建设,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四要强化培训,提高全民地下半地下空间应急能力。
10、胡晓炼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目前,个别地方隐性债务高企、一些大型企业负债过高以及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凸显,存在区域性、行业性系统风险发生的隐患。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进一步加剧风险的破坏性。中国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进出口银行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六稳”“六保”方针,积极作为,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综合施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