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建设研讨活动总结1、强化新闻理论教育。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在校学生倾向于学习实用的技术,教师又过分强调动手能力,使得不少学生对新闻理论不感兴趣。只喜欢具体的采访实践,拍摄微电影、新闻短片、编辑新闻等。学习新闻理论是步入新闻学的最必须的环节,它使得学生得以全面和正确的了解新闻,促使日后实践中有一个基本的导向。新闻的精神和灵魂很大一部分包含在新闻理论中,新闻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和品质。所以对于新闻学习者,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新闻的理论内容,更是新闻理论中的精神。2、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
总体看来,我校的传媒专业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行业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边界不清,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专业发展缺乏个性;专业师资力量和资源供给不足,存在结构性矛盾;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传统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因此,如何建构科学合理、适应需求的传播学专业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教材升级与课程革新。
新闻传媒行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在新闻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用最优秀和最具有前瞻性的教材,为理论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还应为学生开出大量新闻参考书目,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阅读国外新闻书籍与期刊,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学培养方案中,设定多种类文史哲课程,鼓励跨专业选修或旁听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课,使学生成为一名新闻“杂家”。4、需配备综合性的实验室 。
新闻传媒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讲究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和科学性,因此,大多数高校都会配备实验室。而地方高校与重点院校相比,实验室设施相对落后和老旧。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践基地和演播室以及影音设备等,保障教学的现代化设施。在采访实践中,学生会涉及摄像、摄影器材,采编回来的素材还需要进行非线性编辑,新闻还需剪辑,加入画外音、字幕等后期工作,因此,实验室当中还应配备数码摄像机,电脑,DVD机,多媒体教室应配有电脑、投影仪等等。5、鼓励参赛及与当地媒体合作。
地方高校应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参加大规模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比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与地方媒体、新闻单位合作,成立专门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走出去,体验新闻实践活动。通过追随媒体记者,体验具体的采访、新闻写作、实战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深刻的体会到新闻实践的全过程,促使其进行团队合作,对新闻线索深度报道,产生创作灵感,提供更好的平台,帮助其形成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6、整合与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
除了让新闻专业的学生给校报投稿之外,还应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办一份报纸。以新闻采访与写作学习的内容为基础,在专业学习之后,通过办报来进入实践操作。为报纸设定主题、撰写采访计划,设计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写作,并融合新闻摄影、编辑、排版、校对、审查、广告、推广、发行,最终形成报纸实体。除此之外,以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对不同小组的作品进行审议,评比,评估,借此来学习和提高新闻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新闻报纸采编的一系列流程,锻炼其整体思维和掌控能力,使学生有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更加热爱这个职业。还应借助校电视台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创办新闻节目,设计主题,选题策划,并进行后期编辑制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学校现有的资源,与其它相关专业进行学科交流、课程互动,更加扎实的推动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7、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
地方高校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重视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对教授理论基础课的教师,要保证其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参加一定时间量的新闻实践活动。对于教授新闻采编等实践课程的老师,除了加强新闻理论学习之外,还需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与动向,融入课堂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不断的升级,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适应新闻行业的发展。地方高校还应该给教师们提供去重点高校学习进修的机会,从整体上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教学与科研水平。8、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不仅体现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还体现在实践平台的匮乏当中。调整办学思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多家媒体实习机会,是目前地方高校有待解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校企结合,媒体互动等方式成立具有针对性的校外实践平台,主动联系当地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和网站新媒体等,邀请一线记者为学生们开设讲座,讲采访实践经验。让学生跟着媒体从业人员等参与具体新闻选题的策划、构思、采访、撰稿、校对等一系列流程,在实践中感受新闻的操作流程,加强对媒体工作的认知,促进学生对新闻的理解,扎扎实实的提高专业技能。9、强调校外实践教学。
在新形势下,除了在课堂内学习专业化新闻知识以外,更讲究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新闻采写能力以及开阔新闻视野。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增加实践环节学分的比重,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与实践相结合的各种对外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地方高校更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的进一步推进新闻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地方院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来制订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并重点联系需要新闻人才的目标新闻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与此同时,更多的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知新闻制作的流程,真正的学以致用。
广告学专业建设研讨活动总结1、创建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
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和需求,形成至少一个相对专注的科研领域。如人民大学的健康传播,复旦的城市传播等。鼓励形成多个专业研究领域。
2、成立各种创新创意小组。
以学生的兴趣小组的基础,发挥每个老师的优势,连接校内和校外资源,组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各种类型的创新创意小组。如设计小组,策划小组,新媒体小组等。
3、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利用学院,传播戏影广告三系的力量,新建社会实践基地。制定社会实践具体措施,确保实践务实有效。
4、跨校跨区域搭建共建平台,充分引进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
分为教师、学生、课程三两个层面:
(1)优秀教师请进来。不限于冬季小学期。
(2)专业教师走出去。定期外出交流学习。
(3)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如毕业优秀作品交流会,或者课程优秀作业评析会等。
(4)课程共建。利用共建平台,从课程设计和实施,定期更新完善。
5、共建学校集中在广告学科一流高校和一流专业。
如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有共建基础985高校和上海大学、深圳大学等共建基础广告学相关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研讨活动总结
1、大力引进师资力量。
语言学专业教师太少,急需引进。
2、增加师生海外实践机会。
教师和学生海外教学机会太少,希望外派海外合作院校和孔子学院优先考虑本专业的师资和学生,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3、适当压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以便开展科研。
4、增加专业学生和留学生交流机会。
本专业学生和留学生的交流机会太少,应多开展一些互动活动。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研讨活动总结
1、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
同时按照兄弟院校的经验,灵活掌握上课方式及排课方式。以项目实践带动专业的学习。现在看来,以项目带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提高专业水平既快又有动力。但此种方式需要教务部门能够给予教师灵活掌握课堂教学方式的自由。同时,学院实验设备方面也需要能够提供充分的保障。
2、尽快申请学术型硕士的学科点。
虽然本专业现在有MFA(电影、广播电视专业领域)的专业硕士点,但对于未来学科发展来说,在此基础上,尽快申请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可以更快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水平。
3、加强与校外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对于本专业发展来说是重要的提升手段,既可以使学生能够与社会实践与需求直接对接,同时,又能提高教师们的实践水平与教学水平。
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研讨活动总结
1、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
教师课时量还是比较多,应该把教师授课工作量整体再降一点,课多不利于做科研。
2、增设类型丰富的选修课。
可以多开优质选修课,让老师有发挥自己研究专长的空间,也可用以满足课时量。
3、学术假。
尽快允许教师隔几年有一学期学术假,不安排授课,外出查资料写作,津贴和工资照常。
4、细分教研室。
中文系应该细分为各教研室,教学任务由学院下达各教研室具体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