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号晚八点,海南大学五号教学楼111教室内,筝音清冽,烛光摇曳,东方经典系列讲座第四讲温馨开讲。本场讲座主讲人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李溢教授,解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品《吉檀迦利》,《古典与现代》主编杨国良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泰戈尔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一位印度诗人,被誉为东方的先知,其充满宗教韵味和神性的诗篇,博得了包括西方读者在内的世界性的青睐和赞誉。凭借代表作《吉檀迦利》,泰戈尔征服了当时的欧洲文学界,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亚洲第一位摘得此奖的作家。《吉檀迦利》是一部充满深刻宗教和哲学见解的诗篇,是泰戈尔奉献给神的礼物,诗篇中“神”的意象奇特丰富,有着多重化身,很难去把握。对于如何来理解泰戈尔的“神”,有着多种方法和渠道,历来也众说纷纭。杨国良教授对泰戈尔简短的介绍和提出的相关问题开启了本场讲座的序幕。 讲座在艺术学院郑涵同学一曲清脆悠扬的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和人文传播学院20名女生齐诵《吉檀迦利》第27、47节后正式开讲。关掉日光灯,烛光亮起,柔和的烛光下,气氛肃穆静雅,李溢教授缓步走上讲台,与听众进行了一场于烛光之下品读泰戈尔的精神之旅。 自汉代以来,印度就成为中国人向往的福地,随着大量印度佛学经典的译介,印度更是被赋予了神秘的地理意象,成为大量僧人的朝拜之地。李溢教授从自身个体性的记忆和经历说起,认为自身与泰戈尔的相遇也具有着这样朝圣的意义。李溢教授说,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遭逢到彷徨、苦闷的精神危机,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代人社会性的精神危机,在一种感觉生命失重的情态下,偶尔读到泰戈尔的诗篇,在与泰戈尔和泰戈尔的神的相遇中,个体的内心才回复平静,逐渐走出茫然,寻到有意义感的生活。在李溢教授看来,读书也需要一种因缘,个体的心性气质决定了你与哪些同气相求的书籍的相遇和结缘。接下来李溢教授通过几个文坛掌故的细说,讲述了泰戈尔如何与英国画家罗森斯坦和英国大诗人叶芝的因缘际会而进入当时傲慢的欧洲文学界,其作品最终摘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回到《吉檀迦利》诗篇“神”这一意象的解读中,李溢教授指出,在泰戈尔诗篇中充斥着一种泛神论思想,宇宙万物都是神,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普遍具有着神性。泰戈尔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不可言说的神转换成各种具象化、可感知的事物放置在读者身边,为读者认识、理解、感受、寻找“神”找到了一扇通向天空的门。在泰戈尔这里,“神”与犹太教、基督教宗教意义上的神不同,是其为自身建立的一种个体性的宗教和信仰。泰戈尔吸收了古印度的佛学思想,他笔下的神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的精神的神圣化,其思想立足于印度教意义上的“梵”,讲求“梵我一体”,这比类于中国儒家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观。李溢教授现场为听众动情朗读了多节《吉檀迦利》中的诗歌,在其看来,有神的心灵才能与神相遇,泰戈尔的诗歌起到了一种让会心的读者与神建立起精神性甜美关系的意义。 在李溢教授围绕《吉檀迦利》部分诗节的悟读中,也涉及了东方经典系列讲座第二讲耿占春教授主讲《亡灵书》时对死亡这一议题的探讨。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哲人都思考和言说着死亡,李溢教授结合泰戈尔妻子和子女早逝的悲苦身世经历,解读了泰戈尔是如何诗意面向死亡的。《吉檀迦利》是泰戈尔献给神的诗,在诗歌里泰戈尔把死亡比喻为一场婚礼,自己则是向神求婚的人,在此以一种穿越死亡的方式使死亡本身变得优雅从容,如果说生命是一条路,那么死亡是诗意的行走,在行走中自己则也成为了神。最后李溢教授引用作家雨果的话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阅读泰戈尔的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人类心灵的丰富多彩。 杨国良教授在讲座最后作结道:泰戈尔的丰富,需要用灵魂去倾听,在今晚柔和烛光的烛照下,透过泰戈尔的文字,希望每一个听众的心都能完成一次精神意义上的与泰戈尔伟大心灵的对接,在对接中感受泰戈尔的“神”的丰富性和成长性。此外,杨国良教授还通报了《古典与现代》(第四卷)已经出版上市和下一期讲座地点变更的事情。东方经典系列讲座从第五讲起,讲座地点由五教111教室改至二教108教室,时间不变。东方经典系列讲座第五讲将邀请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熊开发教授主讲印度佛学经典《金刚经》。
(文:熊文军;图:海大OK图片社)
杨国良教授主持讲座
郑涵同学古筝独奏
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朗诵《吉檀迦利》部分诗节
李溢教授主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