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播现代文明”为院训,注重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强调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兴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人才。近年来,学院坚持“学术兴院”的科研工作方针,筑巢引凤,广纳人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学院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自1995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的各项科研课题和科研立项近70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4项,省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及其他省级项目55项,其他项目6项。目前,学院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科研资助资金100余万元,科研成果中有10多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06年12月底,人文传播学院教师共出版著作教材10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多篇,其中多项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学院先后成立海南大学黎族研究中心、海南大学方言研究所、海南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形成了以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诗学为研究重点的特色项目。
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同时也曾派出多名教授到日本、美国、德国、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和从事研究工作,并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等院校保持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院一贯重视开放办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了10余位全国知名学者和知名人士为兼职教授,如陈忠实、韩少功、赵一凡、严绍璗、洪子诚、邱紫华等。
学院定于每年10月开展“金秋十月”系列学术讲座,至今已开展12届。该活动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我院人文学科整体地位,对培养我校学生人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2006年起,为陶治学生的艺术情操,活跃校园氛围,我院大力推广诗歌“诗歌月读”活动,是海南大学诗歌陶冶的重要形式,也是全国高校中首创的大学生艺术自教的创新举措。同期,我院和海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南天涯国际诗歌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李鸿然教授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是一部有相当学术价值的著作,是作者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积二十余年功力的硕果,也是迄今为止论述作家作品较多又挑选比较严格、涵盖年代最长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方面的巨著。”(张炯云)。2005年,该书获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国家级文学奖),2006年又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孙绍先教授被评论界称之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开创者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著书立说至今,已出版撰写、主编的学术专著十几部,在国内多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在诗歌创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王小妮继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后,于2003年荣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多多教授继1986年获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1988年获首届今天诗歌奖、2000年获首届安高诗歌奖后于2005年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
学院在海南大学近年的校级科研成果评奖中成果颇丰。2005年度,在“吴乾齐、吴潘彩金科研奖”评选中,我院李鸿然教授《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著作)和辛世彪《东南方言声调比较研究》(专著)获成果一等奖,该一等奖仅评选三项。熊开发《天人关系论》(专著)和张江南《审美:从教化到交流》(专著)获二等奖,该二等奖仅评选五项。2006年度,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专著)获“吴乾齐、吴潘彩金科研奖”一等奖,该一等奖仅设一项,杨国良《胡适的精神之旅》(专著)、闫广林《历史与形式:西方学术语境中喜剧、幽默和玩笑》(专著)获二等奖,二等奖共评选六项。
2004年,文艺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耿占春教授与学术梯队成员焦勇勤副教授、杨国良副教授申报的 “文本研究与社会学批评”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
2005年,熊开发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被海南省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共同的理想追求
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把一批曾访问、进修于世界名校的学者们,就读于国内名牌大学的博士,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文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像磁铁般的汇聚到了一起:在高等教育第一线工作四十四年,曾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等诸多奖项的老一代学人李鸿然教授;旅居荷兰,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举办过讲座和朗诵的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多多;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的著名女诗人王小妮;1992年应邀赴德国柏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工作讲学的孙绍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耿占春;1995—1996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杨国良;毕业于南京大学,在戏剧理论,幽默理论,文化研究上颇有建树的闫广林博士;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当代文学方向的刘复生博士;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美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的张江南;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焦勇勤;著名诗评家徐敬亚;2003年11月毕业于英国考文垂大学传播、文化与媒体学院的毕研韬……
努力建设好人文学科是人文传播学院教师们共同的学术追求。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学院的发展,为此,他们把“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里,践行到了教学科研的各项实际行动中。
人文传播学院领导班子在凝聚人心、增强团队战斗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院长孙绍先教授说,“院领导班子应该经常组织教师就课程建设、学科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等问题一起探讨交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一流的学科”等理念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中,为凝聚人心,形成团队合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学院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对相关学科提供出版基金,自筹经费用于各专业的基础设施和图书资料建设,都较大地推动了学院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学院不断加大力度,通过支持教师外出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等措施扶持学院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良好的学术传承
中文系老一辈的李鸿然教授,充分体现了学者风范和发挥了表率作用,为人文传播学院教师们树立起了一个光辉榜样。
在高等教育第一线工作四十四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而今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李鸿然老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活跃在学术界内。。1997年他还获得了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这是一个在国家教委港澳台办公室直接指导并参加组织与聘请评审委员会的全国性奖项,意在奖励“对中国教育事业有超卓贡献的教育工作者”,李鸿然教授是当时海南省所属高校唯一获此奖项的教师。
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首任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后职已连任两届,历时八年,在广大同行中有很高的声望。他1986年主编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新近出版的独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120万字,广受学术界关注。如今,他正在编写又一部少数民族文化史论。李教授以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影响到一大批后来的学者,以及刚博士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一代代的传、帮、带,使人文传播学院潜心学术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广大教师们不断积累,积极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
融洽的学术氛围
在人文传播学院,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各自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又互相促进、相互扶植,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性学术氛围,学者们在竞争中协作,又在协作中竞争,因而能共同成长。在荷兰学习、工作长达十五年之久的特聘教授多多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他说,近亲繁殖极大地限制了学术的发展,也是中国高校发展的一大弊端。我院却没有这种家长制作风,这正是他当时在这一学科稳定下来的原因。这里打破了阻碍学术进步的壁垒和门户之见,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们能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接纳他人的学术所长,为此也更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刘复生老师是学院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的代表,是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较多的年轻学者之一,他说,学院有极浓的人文关怀,学术自由的气氛浓郁,自己在投身于这份事业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人生的快乐。
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表示,他们从其他教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作为新教师,常常会在教学方面碰到很多问题,教授们从教案的准备,到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同时,学院的老教师们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的平台,对于年轻人提出的意见和看法,从不因为他们还很幼稚还不成熟就不予重视。这种融洽的学术氛围给了每一位教师一块栖息的土壤,使大家在这个集体中能心情愉快地开展工作。
严谨的治学态度
用耿占春教授的话来说,这么多成果的取得,是许多人、许多年脚踏实地、严谨治学的结果。正因为把人文传播学院当成了自己毕生钟情的事业,大家才会倾尽全力在该学科领域里默默地耕耘。他们不仅在教学、科研上严于律己,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在本职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全系教师把倾心于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一流的人才,维护团队的荣誉,争创一流的科研佳绩当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
在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孙绍先教授,对待教学工作同样是一丝不苟,为了培养年轻教师,他曾连续数十个学时始终像学生一样坐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上听课,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年轻教师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常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他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从学生的选题,到资料收集,到联系实习基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没半点马虎。
毕研韬副教授将他在国外学到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国内,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人文传播学院的教师们正秉承“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上,为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而辛勤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