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总务后勤处)网站!
    “限塑令”考验人民的公德心
    2008年06月06日 11:54

从6月1日全国开始执行的“限塑令”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消费观,也考验着我们的公德心,因为是否使用塑料袋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个人的社会公德观,尽管法律法规明文要求我们必须照章办事,并且开出了首张“限塑令”罚单。无庸置疑,“限塑令”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彻底改变顾客和商家的习惯。相反,在生活中,我们还能看见塑料袋的影子,在超市里虽然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所减少,但总量还是“可观”的。有的学生甚至要求售货员提供塑料袋,而后者一番沉思之后也照办不误。在学校食堂里,在各个小摊上,我们也同样看见塑料袋的身影。要改变长期以来的消费观不可能马上立竿见影,加上不法商家违规经营,使用塑料袋,“限塑”将是对我们消费观的一个恒久考验。

事实的确让我们乐观不得,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塑料袋逐渐取代了纸绳、纸袋、竹篮、布包等传统包装材料。而后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国人仿佛已经离不开塑料袋了,甚至有人连热乎乎的米饭和面条都会用塑料袋来打包,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从2004年开始,我国成为世界上生产、使用和消耗塑料袋最多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实在乐观不起来,而当我们将眼光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时,恐怕我们会变得沮丧起来,我们实在是离不开塑料袋了,也已经习惯了塑料袋漫天飞的景象了。“限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形势逼迫我们不得不限制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在全球已泛滥成灾,遭到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抵制,因为它们已经认识到塑料袋的巨大危害,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但我们毕竟起步有点晚了,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难题空前的繁杂沉重,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发扬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为社会的健康和谐,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我们要勇敢的接受“限塑令”的考验,以公德心证明我们能够对塑料袋说“不”。

文:学生通讯员吴礼旺

  • 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
  • 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路海南大学
  • 电话:0898-6627 9999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