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甸校区经营清真餐厅的杨玉莲阿姨在与笔者交谈中脸上时时充满微笑,她说:“感谢后勤集团的梁谋总经理,感谢集团的各位领导们,他们为了我这个小小的清真餐厅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也为海大的少数民族学生做了很实在的事情。”
1998年,杨阿姨从兰州省交通厅退休后于2002年带着一家几口人来到了海南。“我记得刚上岛时,完全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给迷住了。跟兰州相比,海大校园里青草茵茵,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很适合养老,我后半生就把根扎在海南了。”杨阿姨笑着对我们说。
2002年5月,杨阿姨在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开始经营清真餐厅的时候,有些回族的学生都去那里吃饭,很不方便,于是有学生把这情况反映到后勤集团,后勤集团领导很重视这事,建议她在第二食堂上面开一家清真餐厅。经过多方努力,2002年8月份,清真餐厅正式营业。
说起校园变化,杨阿姨乐呵呵地侃侃而谈:“开始的时候学生食堂周边都有围墙围住,我们晚上忙完活后还得绕一个大圈走出去,但是现在再也不用绕了。围墙打掉了,周边的环境也亮起来、宽起来了,校道也铺上了石板砖,干干净净的,校园环境很漂亮。食堂的管理也高标准、严要求,服务员着装整齐,工作制度规范,充分体现了后勤人的精神面貌。”61岁的杨阿姨在谈到海大这些年变化的时候,给笔者举了这样的一些例子。
杨阿姨她住在学生第二食堂后面的一间小平房里,白天亲自去市场买菜,晚上还要对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盘点。工作虽然忙碌但她觉得很充实、幸福,曾经也有人邀请她到外面开清真餐厅,赚大钱,但是她说:“在学校里很有安全感,虽然钱赚得不是很多,日子过得平淡而深感幸福,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我可以跟后勤领导反映一下,他们能帮助我,尽力为我解决困难。可是在校外我向谁反映啊,谢谢后勤领导一直以来对清真餐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相比外面清真饭店,我这里显得很普通,地方不大,我不是有大野心的那类人,我要的只是简简单单、平平安安的生活,我喜欢这里。在6年的时间里,从我这里用餐的少数民族学生从10多名学生发展到60多名学生,汇集着维吾尔、回族、撒拉族、蒙古族、东乡族等不同的民族,还有俄罗斯、巴基斯坦、韩国等穆斯林的留学生。每年伊斯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在我们的民族中它就像春节一样重要,每逢过节时我们都花很多时间去为过节而忙碌准备着。学校领导、集团领导此时也都和我们少数民族的学生一起共度节日,让我们觉得很亲切、高兴。在送走一批批毕业生,又迎来一批批新同学,我们清真餐厅能为这些学生服务,让他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学习与生活,我感觉很欣慰,我要让他们感觉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
杨阿姨还指出,她看着学校、后勤集团一步步发展壮大,对这里的环境她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氛围,她会一直在这里为同学们服务下去。同时,杨阿姨向笔者透露了愿望,她打算把清真餐厅做成一个汇聚多民族的餐厅,吸引更多国外的穆斯林教留学生来海南大学留学,让全体师生了解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特色美食。也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海南岛,有一所美丽的海南大学。
最后,杨阿姨祝愿海南大学早日迈入“211工程”大学行列,也祝愿后勤集团越办越好。
文:符万祺
//www.pwnwords.com
杨阿姨正在接受集团宣传部的采访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