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大恢弘大气的楼群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在拔地而起,而我始终钟情于泰坚楼。
泰坚楼之美,首先美在楼宇本身。
这座楼坐落于风光旖旎的东坡湖畔,是传统的南方四合庭院式建筑。四幢楼宇自南向东、向北楼层的高度依次递减,既错落有致独成一体,又彼此相互依托成为一个整体。无论置身于哪幢楼,海大的美景都会尽收眼底,无论从哪个方向的通道进入楼中,都有一个楼梯可以用来通行,用曲径通幽来形容并不为过。这栋楼布局小巧精致、色彩素淡,它巧妙的运用了一些建筑设计手法,比如大门口的文化墙和庭院内三角梅掩映下的照壁墙,犹如一个屏风将外界的喧嚣与楼内的安静隔绝开来,让人感到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中国建筑本来是讲究布局对称,但是这栋建筑中,对称的痕迹并不明显,只有东西角落的圆形楼以及长廊有对称的痕迹,西面的长廊有一排修竹掩映,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感,东面连接南北两幢楼的长廊则通透而一览无余面对东坡湖,正是这个一览无余,让这楼建筑在封闭中,尽显开放之胸怀,在陈旧中,透出豁达之气度,任何时候在这栋建筑内徜徉,都能感到内心的踏实和沉静。
泰坚楼之美在氛围。
任何一种美都有它独特而唯一的适合存在之环境和氛围。古老神秘的金字塔,只适合于存在古埃及的大漠之中,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如果移到非洲将不伦不类,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政治文化的中心的北京方显出厚重的分量,这些建筑如果离开特定的环境氛围,一个个将只能成为精美的建筑模型,而泰坚楼传递的复古的学府气韵之美,只适于海大校内风光旖旎的东坡湖畔。这种美并非在校园每一处有读书身影的之地都存在,在各个教学大楼,在图书馆也处处是读书的身影,但是我总觉得在这些地方厚厚的资料书籍的挤压之下更多的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读书,这种场景,无论读者,还是观者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在泰坚楼内读书的身影,却让我有另外的感觉,在这里仿佛能远离尘嚣,为内心的需要而读书,这种氛围,这种感觉只属于泰坚楼。
泰坚之楼美在经历。
美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存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所以留传至今,不光是因为她们自身的美,更是因为他们自身 的经历。作为建筑,如果背后没有经历、故事,这座建筑是没有生命力的。
泰坚楼不是政府投资的产物,是海外侨胞拳拳爱国之心的结晶。
29年前的海南大学不能同今日的海南大学相提并论,为一个初建伊始,甚至可以说前途未卜的学校捐资是有风险的,海南大学百废待兴之时,由当时的知名人士香港海南商会永远会长黄坚、吴多泰、周成泰合资300万港元建成,这栋楼也寄托着侨胞们的殷殷期盼。
从初建时作为海大行政办公楼时的热闹和繁忙的鼎盛期到十万人才下海南时作为安置来校工作的老师的临时安置地的过渡期,以及后来作为人文传播学院和法学院的学术转折期到今天成为机电学院的大本营, 泰坚楼在不同的时期,成功的完成了多个角色的转变,从鼎盛时期的欣欣向荣到归于平静后的从容恬淡,岁月为泰坚楼画了一条很美的弧线……
29年过去了,泰坚楼虽然褪色了很多,但是,我们对曾经为海大做出过贡献海外华侨的感念从来没有褪色过,在我眼中,泰坚楼永远最美。
文:冀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