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口市整治不文明现象的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海大也积极响应,学生区主干道一条条横幅在向师生昭告:不乱吐乱扔,不乱闯乱行;不乱停乱放,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今开始-----横幅已经悬挂几天了,每天司空见惯的景象依然如故:几乎每栋宿舍楼门口都是单车杂乱的散放成一片,尤其是19号楼,一片单车散乱地占据了大门口的所有空地------
从小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很渴望接触到的一切都是完美和谐的,所以每每看到与我曾经想象过的场景不符的现象,心里就非常难受。高校是传播高等教育的场所,一切都应该是和谐有序给人以美感的,然而我们看到并不是这样,如果说生活区,车辆乱停放乱,我们可以理解成生活气息浓厚,而图书馆天井内的单车乱象则让人非常添堵,每每看到那一片自发形成的单车场,我感觉不是到了图书馆,而是农贸市场,甚至连农贸市场也不恰当,那里的单车有人管理,摆放整齐,而人类知识的宝库门前的车辆无人管理。
分析这些乱象的成因,首先当然是硬件设施的不到位,我们建了这么多公寓楼 教学楼,考虑到了绿化,考虑到了美化,唯独没有考虑到师生的实际需求,有些单位即便是考虑了,也是选址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偏僻地段,比如旅院的单车棚,当初,投资方花费十多万元建的单车棚,不论是面积还是质量,在整个海大,无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都算是比较好的,而它现在的功能与其说是车棚,不如说是露天仓库,真正现阶段学生存放的车辆很少。而在整个学生区19栋楼只有五号楼附近有一个单车棚,且不说容量十分有限。究其位置而言,对于像19号楼这么远的位置来说,即便是免费存车,学生也不会将车存放与此。
其次就是我们人员的素质,提到这个心理非常矛盾,在大家的理念中,高校是一个国家文明素质最高的场所,可是在我们的高校,最起码现在不是这样,在社会上看到的陋习,在校园里同样存在,如果以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来判断他受教育的程度,现在往往不准确,这种现象往好的方面理解,现代人受教育程度提高,大家的差距缩小了,往不好的方面去分析,我们的知识分子已失去了独立性和招牌性,在这一点上我想起画家陈丹青谈五四时期作家照片时的一些看法:五四那一两代文人,单是模样摆在那里,就使今天的中国文艺家不好比,在陈公博,林柏生,丁默邨,诸民谊被押赴公堂,负罪临行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但没有丢知识分子的脸,而1979年,文革后的第一次文代会上,胡风,丁玲,萧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但他们的形象无一例外的坍塌了-什么原因呢?我不是社会学家想不出深刻的原因,从校园内随处的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看这其中固然有我们硬件设施不到位,日常管理不得力的原因,更主要的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从众心理和惰性的根深蒂固的存在,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是一样的,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是人的共同心理,这就可以解释:我们一向认为知识分子,外国人文明素质高,可在我们以教职工和留学生为主居住的15 16 号楼前,车辆乱放现象一样存在。是的,既然已经有一片单车散放在此,多放一辆,少放一辆确实改变不了什么,这种想法一旦生成,再没有强有力的管理,乱象当然只能持续。
再次,就是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力度上的欠缺。对于单车乱放,我们采取的柔性办法:高悬横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硬性办法,在门前树“禁止停车”的牌子,抑或更严厉的将车强行搬走等方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海口市曾经为三轮车载客现象困扰过数年,一面是影响市容市貌的三轮车,一面是关系到众多弱势家庭的生计,是要政府的面子,还是要群众的肚子,后来经过合理的规划管理,双方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校园的乱放单车的现象同样如此,最根治的办法当然是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大家的素质,但是这两条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办?如同大禹治水一样,硬堵不行,只能顺应疏导,比如旅院25 26号楼前的单车群,既然这个位置是民心所向,何不利用最靠近它们的七食堂西墙(这片场地原本是草坪,因长年阳光照射不到,草坪早已不复存在,)所处的位置提供给他们放车,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总比他们占道停车要好些,在这方面,3号楼的楼管还是有所作为的,作为学生区的第一道景观,这栋楼 大门前的车辆不算多,他们停放的车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所有的单车前轮都在路肩的草坪上,比较 整齐,这些不失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最起码整齐要比散乱养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校园单车乱象由来已久,解决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设计者考虑到了这些问题,5教的设计者,终于没有只顾形式上的美,而不顾实用的需求,在该教学楼比较醒目而且方便师生停车的位置建立一个单车棚,而且别出心裁,透过棚顶种了两棵树,既起到观赏作用,也为我们师生的车辆遮阳,看到这个小小的创意,我想我们校园的车辆乱停放问题,总有一天会解决的,只是希望那一天不要太远。
文:冀青云
//www.pwnwor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