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施行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抢夺,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的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这两类犯罪行为都会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且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比盗窃犯罪更具有社会危害性。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学校附近遭抢劫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一、学生对抢劫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夜间单独外出,不在僻静的地方活动,宁可多走点路,也不要步入僻静街巷、小道。如发现有人尾随,应迅速避开往有人群的地方靠拢。
2、假期回家探亲、外出旅游、参加社会实践等在旅行途中尽量结伴而行,减少夜间乘车。
二、大学生遭抢劫、抢夺时如何应对
1、案发时要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发动进攻,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与作案人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形成僵持局面,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来援助者并对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4、巧妙麻痹作案人。当自己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一味地求饶,应当尽力保持镇定,与作案人说笑斗口,采取幽默方式表明自己已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以便自己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
5、采用间接反抗法。是指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其逃跑去向等。
6、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
7、及时报案。作案人得逞以后,很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甚至还竟敢在作案现场附近的商店和餐厅进行挥霍。能及时报案和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
三、对抢劫的防范
1. 遇有陌生人敲门,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门;不要让人以任何借口叫开房门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2. 老人、儿童、残疾人住户,尤其要在门上安装“猫眼”、“警链”,防止犯罪分子闯入作案。
3. 外出旅行时,不要让人知道您携有巨款或贵重物品等,以防不测;
4. 男女谈恋爱,不要在深夜或在地处偏僻路段滞留,以免遭抢劫、污辱;
5. 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的钱款时,要有人陪护,以防抢劫;
四、如何预防和处置突然发生的抢夺案件
抢夺是作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作案人未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但作案人在实施抢夺行为时,极有可能造成攻击目标的人身损害。因而这类案件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预防抢夺案件的发生,必须注意:
1、外出不要携带过多显眼的现金和贵重物品;
2、不要炫耀或显露现金或贵重物品;
3、现金或贵重物品最好贴身携带,不要置于手提包或挎包内;
4、尽量避免在午休、深夜或人少的时候单独外出;
5、不要单独滞留或行走在偏僻、阴暗处;
6、发现有人尾随或窥视,不要紧张,露出胆怯神态,可回头多盯对方几眼,或哼首歌曲,并改变原定路线,朝有人、有灯的地方走。
当抢夺案件发生时,应保持镇定,及时作出反应。
1、抢夺犯作案后急于逃跑,利用这种心理,应大声呼叫,并追赶作案人,迫使作案人放弃所抢的财物。若无能力制服作案人,可保持距离紧追不舍并大声呼救,引来援助者。
2、追赶不及,应看清作案人的逃跑方向和有关衣着、发型、动作等特征,及时就近到人多的地方请求帮助,并及时向校保卫部门或治保人员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