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张刘嘉懿 李凌旭 王舒慧 刘畅 梁现战)国之重器,为国为民。南海天基海基卫星通信、医疗协同定位与导航、机器人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切身需要,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需求,该如何回应?
荣获海南省202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来自海南大学高等研究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责任教授沈重团队的“物联网管控关键技术及其行业应用”项目,对此给出了响亮的回答——面向新的主战场,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导向,坚持“海南急需,国家一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物联通信的部署需求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双向奔赴”。
深海之“芯”健康之“芯”
该项目成功推动国家战略“天通一号”卫星物联通信事业在相关海域的部署与应用,确保周边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填补国家卫星移动通信物联管控的空白,打破我国卫星移动通信长期受制于国外系统的现状,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在卫星通讯领域大展身手的物联通讯,在关系民生的医疗健康领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武大中南医院、协和医院、方舱、香港启德机场等全球多家医院与特殊场所,以非接触式共融消毒管控、人工智能、全效消毒等关键技术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在疫情期间与当前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物联网管控关键技术及其行业应用’项目以芯片设计和国产自主芯片物联网管控为主导科学问题,着眼深海与大健康两个领域。”沈重教授介绍道,从浩瀚海洋,到医疗健康,物联通讯技术正以其强大的功能性和普适性造福民生、回馈社会。
图1 海南大学与中电科联合出品的芯片
协同创新从“芯”出发
被动交叉达不到融合效果,学科刚性界面的桎梏需要如何打破?过去的实践证明,“单兵作战”难挑千斤担,“大兵团”式科研组织体系便急需被建构起来。基于此,海南大学蹚出了一条具有自贸港特色的跨越式改革新路径——实施协同创新中心改革,即通过优化体制机制、打破学院壁垒、破除学科藩篱等,变科研“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起源。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就是为“真解决问题”和“解决真问题”而来。沈重教授团队主持的“物联网管控关键技术及其行业应用”项目围绕“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坚持“项目为王”原则,以“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为主要目标,已获相关知识产权8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篇,切实为物联网管控能力升级提供了“柔性触打、建运一体”的定位、识别、制造综合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高端物联装备在海洋与医疗等行业应用的高速发展。
图2 海南大学与中电科联合出品的芯片
建设自贸港海大同心行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海南大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就必须要有超常规的改革创新举措。”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表示,学校实施协同创新改革,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海南“三区一中心”、四大主导产业以及三大未来产业的重大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海南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贯彻落实教育部与海南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持续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推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海南大学将携手更多科研技术和创新成果,成为海南自贸港的科技力量发展重要支撑点、动力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属于海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图3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合影
(编辑:王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