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于11月25日下午14:00-18:00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逊厅举办,参会的各位年轻学者围绕该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研究汇报。
分论坛一由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助理教授Ivan Lee主持。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美莲老师以中国雅安为案例,研究通过更新应急计划提高抗灾能力,探讨了弹性系统的特征如何体现在计划更新的过程和结果中等问题;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晓君基于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及相关应急预案的修订的参与式观察,以网络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机构改革前后应急响应组织合作网络的变化及特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向天怡从制度逻辑和管理实践的作用出发探讨了地方政府的组织间协调以应对Covid-19 大流行;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高级工程师杨镅分享了基于应急防控管理的城市韧性框架构建,既关注应急的影响,还整合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社会机构的韧性因素——提供了一个植根于多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减少应急灾害风险的简单的组织准则。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鑫涛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在“结构-过程-价值”框架下分享了高校防控政策的优化策略;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老师刘鹏分享探讨了风险沟通为什么是化解邻避效应的有效途径、如何理解邻避设施选址风险沟通的现实困境、针对邻避设施选址问题,如何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等问题。
最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丙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作为点评人,对青年教师们的研究汇报进行了肯定,此外,各个高校的青年学者在论坛上进行了热烈的学术探讨。
分论坛二以“智慧应急与舆情治理”为主题,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熊昌盛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万鹏飞以北京和东京为例,对超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毛庆铎在已有的安全、应急和风险理论成果基础上对这三者进一步深化与有机结合,发展出全过程风险管理的“大安全大应急”的概念框架。研究发现这种变迁反映出中国矿山安全监管从单一安全生产到综合安全观念的转变,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矿山安全领域的显著成果和生动表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洪谋首先分析了研究问题及相应方法,以流动性管制和政策溢出作为传染病防控的两个关键线索,构建适用于本文的多主体决策模型、建立代理人的决策模式。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李一从学界有关网络舆情生成机制的研究存在缺乏对具体机制的解释、未充分重视当前突发事件“舆情与问责交织”的现象两方面的不足出发,就2017-2021年发生的28起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为样本,力求厘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讲师王超从三元空间协同演化的结构性视角出发,以H省Z市智慧政务建设为例,聚焦于城市三元空间结构及其要素的互动分析,得出当前城市智慧应急失灵的三重致因
最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利敏,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董银红作为点评人,对教师们的研究汇报进行了肯定,并为教师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有价值的建议。
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三以“应急协助与管理行为”为主题,论坛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强彬主持,各位年轻学者基于该主题,展开了精彩的研究汇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丙强分享了跨省域应急协同影响因素与四种路径——“高位统筹”型协同、“内部驱动”型协同、“资源主导”型协同、“辐射带动”型协同;华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淑华基于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调查,利用Probit模型检验研究灾后应急财政支出与居民满意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讲师汪静基于“成德眉资应急联动体系建设”的案例,分享了跨区域应急协作可持续性;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王凡凡讲解了伴随风险的扩散下职业安全责任制的效果和空间溢出效应。
最后,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张仙锋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洪谋对以上学者的汇报进行了精辟点评,提出了有深度、有价值的建议。
分论坛四以“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为主题,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姜秀敏主持。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利敏研究选取深圳市智慧气象组织进行探索式单案例研究,从智能感知、信息集成、数据决策、数字孪生四个方面分析其技术特征。并构建“主体演化—职能演化—整合演化—服务演化”为特点的应急组织变革路径演化机制。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孙卓华从应急管理预案经常被称为“鸡肋”的现实背景出发,对应急管理预案不是“鸡肋”的逻辑和与实现路径展开了研究。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李志刚通过搜集整理30个环境领域的典型案例,旨在探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总结出事件治理的类型以及设计原则,以期促进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完善。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梁健从后现代风险社会:应急管理的挑战与冲击、后现代主义应急管理的体系重构、从后现代看现代: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后现代镜鉴三个方面对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后现代进行了审思。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银红利用匮乏成本函数刻画救援公平性,构建了一个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层规划数学模型。模型将救灾物资投放时间和资源配置量作为决策变量,并研究一个具有三类物资、五个受灾点的医疗物资分配场景。通过对模型进行求解发现,物资的投放时间、物资分配方式和物资投放量会极大影响到救灾效率和不同受影响人群的相对公平感。本研究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各参数对最佳投放时间和救援公平性的影响,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公共部门的应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管兵,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鑫涛作为点评人,对教师们的研究汇报进行了肯定,并为教师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