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学生毒品预防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营造良好校园禁毒氛围,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于12月9日在5教114举办禁毒主题宣讲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全体21级同学参加,省禁毒办蔡克帆蔡老师为同学们讲述毒品的相关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根据中国禁毒网权威发布,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新型毒品)。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蔡老师从当前的禁毒形势、新型毒品,吸毒的后果以及预防艾滋、积极参与禁毒防艾工作四个不同的方面讲解禁毒常识,指出毒品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虽然如今吸食毒品的人数逐年下降,但总吸毒人数依旧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禁毒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而且在近些年来,吸毒人员逐渐趋向青少年化,所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新型毒品包装十分多样,如“电子烟”、“优乐美”、“咖啡粉”、“三唑仑”等等,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范。一些药物如若使用不当也等同于吸毒,如我们常见的止咳水以及各种麻醉药品,蔡老师提醒大家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私自滥用。蔡老师用一些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吸食“摇头丸”、“病毒”、“k粉”等毒品的后果,吸食毒品后,毒品会破坏大脑的神经中枢,即使之后毒瘾已经基本戒掉,但身体上的损伤是很难治好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涉毒高危情景呢?蔡老师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要做到果断“抽离”,见情况不对立即离开,不需要考虑情分和面子,只有健康、安全和守法才是“底线”。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蔡老师通过集体观看视频的方式介绍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攻击T细胞的过程以及阻断药的相关用法。“禁毒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蔡老师在最后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禁毒防艾志愿者活动。
此次的宣讲会向同学们普及了禁毒常识,加深了同学们对毒品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意识。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要积极踊跃宣传禁毒科普知识,及时举报身边的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热心参与禁毒志愿公益服务,让毒品没有藏身之地。
摄影/文稿:石林艳/赵佳宁 编辑:崔建兵 审核:张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