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29 2023.12

阅读:

    海南大学Florian Vogel 研究员最新研究进展:追踪Fe-Si-V合金迷宫式分层微结构的相分离行为

【研究背景】

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化石燃料消耗、提高热效率,并改善构件使用寿命,高温结构零件用材料亟需开发更稳定可靠使用的合金。而高温工程用材料的关键结构-性能关系由其微观组织和沉淀相形态决定。为此,提升微观结构稳定性可用于开发新材料和发展新的强化理念。常用的高温环境材料有钢(Fe基)和镍基高温合金,它们出色的抗粗化和抗蠕变性能源于其双相微观组织结构,即有序的沉淀相嵌入在无序的基体相中。然而,高温合金的设计空间逐渐狭窄,尤其是对于镍基高温合金,发展新的概念和方法成为改进这些材料的必要之举。

最近,研究人员提出的在主沉淀相内形成纳米级颗粒的分层微结构,可以提高Fe基和Ni基合金的蠕变抗性和机械性能。如在Fe基合金中:

• α(A2基体相)⊃ α1(D03沉淀相)⊃ α(A2颗粒),

• α(A2基体相)⊃ τ1(L21Heusler相沉淀)⊃ β(B2颗粒)。

在Ni基、Co基和高熵合金中的分层微结构为:

• γ(A1基体相)⊃ γ'(L12沉淀相)⊃ γ(A1颗粒)。

随着高分辨率表征技术的兴起,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三维原子探针技术(APT),为人们解析这些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组成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充分利用分层微结构的强化效应,必须解决其在高温下的亚稳定性问题。这些颗粒要么继续生长并分离主沉淀相,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主沉淀相内溶解,使得热机械强度降低。因此,如何控制和调整纳米颗粒的形态、大小和体积分数以提高热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文章简介】

近日,来自海南大学精密仪器高等研究中心的Florian Vogel 研究员,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上发表题为“Tracking maze-like hierarchical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in a Fe-Si-V alloy”的研究论文。

为了优化下一代高温和耐腐蚀合金的性能,作者综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三维原子探针技术(APT)这两种方法,通过研究单晶Fe79.5Si15.5V5.0(at.%)高温合金的分层微结构相分离行为,深入探讨了高温合金结构-性能关系和相化学平衡的关键机制研究揭示了Fe79.5Si15.5V5.0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状分层微结构在有序α1(D03)沉淀相内部形成了迷宫状的亚稳定的无序α板状纳米颗粒(A2相)。通过对晶体结构、晶格失配和弹性应变的分析,作者深入研究了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形态。通过对相组成和三元相图的热力学评估,解析了分层微结构相分离机制的混合吉布斯能。通过与其他合金体系的具有分层微结构比较,提出了改进分层微结构稳定性的策略此外,作者还发现了弹性各向异性比(Zener比)是预测层次颗粒形态的关键指标这一发现为理解分层微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未来合金设计和优化提供有益的指导。最终,作者提出通过考虑不同相中各元素的分配行为,以生成纳米颗粒相为目标,可进行针对性合金设计,改善纳米颗粒相的热稳定性,从而实现对分层微结构的强化效应。这项研究为改进高温结构材料性能提供了潜在途径,并不仅限于Fe79.5Si15.5V5.0的合金体系。


【本文要点】

要点一:Fe-Si-V合金在高温下发生了相分离,形成了迷宫状的分层微结构

图1. 在不同时效阶段的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的DF-TEM图像。 (a) 1373 K/6小时均质化处理和1073 K/3小时时效后的两相微结构。插图中的SAED图像显示观察取向为[001],以及α (A2)基体中α1(D03) 沉淀相的超晶格衍射斑点。 (b) 在随后的873 K/6小时时效中,分层相分离形成了一个“迷宫状”图案,其中α1(D03)沉淀相内部出现α (A2)板状纳米颗粒。 (c) 873 K/24小时时效,α (A2) 板状纳米颗的粗化。 (d) 在873 K/48小时时效后,α (A2) 相沿[010]方向形成了细长的板状纳米颗粒。 (e) 在873 K/768小时时效后,α (A2) 板状纳米颗与α (A2)基体融合并分离α1(D03)沉淀相(用黄色箭头标记)。


作者发现,Fe-Si-V合金在1073 K时效3小时后,由于Fe和V的扩散,形成了有序的α1(D03)沉淀相和无序的α相(A2),α1(D03)沉淀相为板状或杆状,分布在α相(A2)的基体中。而在870 K 时效6小时后,在 α1(D03)沉淀相中进一步析出了板状的无序α(A2)纳米颗粒,形成了迷宫状的分层微结构。并且α(A2)板状纳米颗粒是亚稳的,随着时效时间延长继续生长,直到它们分离α1(D03)沉淀相并与α(A2)基体相合并。


要点二:揭示了在不同状态下形成的α(A2)纳米颗粒和α1(D03沉淀相之间的复杂演变和三维纳米化学

图2. 1073 K/3小时时效后,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的分层微结构经过随后的873 K/24小时时效的TEM-EDS分析。 (a) DF-TEM图像包括α (A2)基体(暗色),嵌入α1(D03)沉淀相(亮色)的α (A2)板状纳米颗粒(暗色)。沿着虚线x0-x1(品红色)和y0-y1(绿色)获取EDS线扫描。 (b) 沿着x0-x1 和 (c)沿着y0-y1的Fe,Si)和V的浓度剖面,突显了α (A2)和α1 (D03)相的变化。 (d) HAADF-STEM图像和TEM-EDS元素mapping图,与 (a) 中区域一致,显示了Fe,Si和V的分布。


图3. 均质化后,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在1073 K/3小时时效和随后的873 K/6小时时效后的APT分析。 (a) APT数据集的3D重建,仅显示了部分Fe,Si和V原子以增强展示效果。通过81 at% Fe等面可视化α (A2)和α1(D03) 相之间的界面。 (b) α1(D03)沉淀相和α (A2) 基体之间界面的近邻图。 (c) α1(D03)沉淀相和α (A2) 板状纳米颗粒之间界面的近邻图。


图4. 均质化后,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在1073 K/3小时时效和随后的873 K/24小时时效后的APT分析。 (a) APT数据集的3D重建,仅显示了Fe、Si、V的部分原子以增强展示效果。通过81 at% Fe等面可视化α1(D03) 沉淀相和α (A2) 板状纳米颗粒之间的界面。 (b) Fe、Si和V的浓度分布图,清晰地显示了沿着(a)中的x0-x1(品红色)虚线获取的交替相。 (c) α1(D03) 沉淀相和α (A2) 板状纳米颗粒之间的界面的近邻图。误差为标准偏差σ。


作者详细分析了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在不同时效状态下的分层微结构的化学成分,发现Fe会优先分配在α(A2)基体相和α(A2)纳米颗粒中,而Si和V在α1(D03)沉淀相中呈现出优先分配的趋势。


要点三:分层微结构中各相的尺寸、形态和体积分数随时效时间和温度变化而演变

图5. 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在1073 K时效3小时,随后873 K时效6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68小时的微结构尺寸与体积分数的演变。(a)垂直(蓝色圆圈)和平行(红色方块)α (A2) 板状纳米颗粒的平均等效半径 。实线(蓝色和红色)表示与 ∝ tn关系的线性拟合,其中斜率 n 表示生长速率。(b) 垂直方向(蓝色圆圈)和平行方向(红色方块)α (A2) 板状纳米颗粒的长宽比(实线表示线性拟合)。(c) α1(DO3)沉淀相体积分数φα1(实心符号)和α (A2) 板状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α(空心符号)的演变。误差为标准偏差σ,根据标准误差传播方法计算。


作者对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生长和粗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了α(A2)板状纳米颗粒存在方向依赖性生长,观察到在垂直和平行方向上的不同行为。垂直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平均等效半径 保持不变,而平行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 随时间增长。作者还比较了α1(D03)沉淀相和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并讨论了它们在时效过程中的变化。在时效873 K的前648小时内,α1(D03)沉淀相的体积分数达到平衡,之后基本保持恒定,然而在时效768小时后,观察到α1(D03)沉淀相的体积分数出现进一步的减小;通过TEM和APT数据分析,发现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在时效873 K的前648小时内保持不变,TEM数据显示在时效768小时后略微减小,而通过APT数据测得的体积分数相对较高,说明TEM测得的3D迷宫状结构的体积分数偏低。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随着时效的进行,其数量减少,因为它们生长并开始合并,最终如果长度足够,则平行排列的α(A2)板状纳米颗粒将转变成α(A2)基体通道。这说明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存在会延缓α1(D03)沉淀相的变化。


要点四:α1(D03沉淀相中的Fe和V的过饱和导致α(A2)板状纳米颗粒形成,从而降低了混合焓

图6. (a)Fe-Si-V三元相图在873 K时的等温截面。(b)在1073 K时Fe-Si-V合金时效3小时,随后在873 K时效6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期间的混合吉布斯自由能Gmix、混合焓Hmix和熵-TS。


作者指出,在1073 K 时效过程中,α1(D03)沉淀相中的Fe和V的平衡浓度较高,当温度降至873 K 时,Fe和V的过饱和使得α1(D03)沉淀相的自由能增加,从而促进了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析出。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析出使得α1相(D03)中的Fe和V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α1(D03)沉淀相的自由能,使得系统的总自由能降低。


要点五:α1(D03沉淀相的Zener比率ar(弹性各向异性比率)是α(A2)纳米颗粒形态的控制因素,可用于预测它们的形态演变

表1. 具有无序基体/有序沉淀物的合金的物理和弹性性能。

作者指出,在α(A2)板状纳米颗粒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即形态由球形变为板状或棒状,Zener比在α(A2)纳米颗粒(B)形态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主沉淀相(A)的Zener比(arB)较低时,层状颗粒在时效过程中仍然保持球形。当主沉淀相的Zener比与α(A2)板状纳米颗粒相似(arA= arB)时,球形颗粒形态可能转变为板状。而当主沉淀相的Zener比高于α 纳米颗粒相(arA< arB)时,颗粒可能立即呈现板状形态。


要点六:α (A2)纳米颗粒的析出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图7. 在1073 K时效3小时,随后在873 K时效6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68小时期间,Fe79.5Si15.5V5.0模型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结构特性的演变。维氏硬度(实心蓝色圆圈)和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数量密度NV(红色空心圆圈)。误差为标准差σ,根据标准误差传播方法计算。


作者表明,873 K时效后,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析出使得合金的硬度明显提高,并在873K/24小时后达到了约570 HV的峰值硬度,并在后续时效中(误差范围内)硬度仅略微降低。这是由于α(A2)板状纳米颗粒的析出引起了第二相强化和固溶强化的效果。第二相强化是由于α(A2)板状纳米颗粒与α1(D03)沉淀相之间的相界面阻碍了位错的滑移,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抗变形能力。固溶强化是由于α(A2)板状纳米颗粒中的Fe和V的固溶使得α(A2)基体相的晶格畸变,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抗剪切能力。

【文章链接】

F. Vogel*, S. Ngai, X.Y. Zhou, E. Zaiser, A.M. Manzoni, Y. Wu, W.W. Zheng, P. Zhang, G.B. Thompson, Tracking maze-like hierarchical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in a Fe-Si-V allo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968, 172157.

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23.172157

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精密仪器高等研究中心)
  • 地址:海南大学8号教学楼
  • 电话:0898-66275138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分析测试中心
    Baidu
    map